美国影片《硫磺岛来信》,通过战后发现岛上日军几百封没有寄出的诀别信,展现了硫磺岛战役中,毫无生还希望的守军,在栗林忠道中将的指挥下垂死挣扎,2.3万人除了1000多人被俘外,其余全部阵亡,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殉葬品。
与其他登岛战役不同的是,美军以伤亡2.8万人的惨重代价,唯一一次超过了日军的损失,这也是美国人拍摄该片的主要原因。那么,日军凭什么让美军付出高昂代价?尤其是“星条旗”已插上硫磺岛的折钵山顶,为何又打了32天才结束?
这都与栗林忠道的“新战术”有关系。
当美军彻底征服硫磺岛后,惊奇地发现日军凭借岛上折钵山和元山的有利地形,大挖地下工事,甚至将折钵山几乎掏空,建立了9层战术坑道,火炮和通讯网络均隐藏在里面。当然,这些都是守将栗林的杰作并与其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作为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的栗林,十分清楚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并强烈反对日、美两国开战,但他不能违背军人的操守。在拥有强大海空优势的美军面前,硬碰硬的消耗战只能加速日军的灭亡,他坚持避开对手锋芒、保存实力。
其次,多年的侵华战争,让他对中国战场上抗日军民的地道战、袭扰战等游击战术,有着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启发。在硫磺岛广挖坑道既可以避开美军飞机、舰炮的轰炸,又可以利用巧妙的隐蔽措施对登岛美军形成交叉火力,而自己却毫发无损。
更重要的一点,因驻地失火,他引咎辞职后从满洲回到日本一直闲赋在家,这对于战争中的军人来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当得知被派往硫磺岛,从他内心来说,尽管败局已定,但更想通过一场有效的防御战洗刷耻辱,并实现其军人的价值。
在岛上的8个月,栗林放弃日军原有的滩头防御计划,将主力部署在折钵山和元山的有利位势上,他还踏遍整个小岛,无论是设置火炮阵地,还是挖掘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坑道,他都一一过问,并不停地督促手下修挖坑道和工事,直到美军进攻。
同时,栗林力排众议,严令禁止“万岁冲锋”。他认为看似声势浩大、英勇无畏的冲锋,却是拥有强大火力的美军求之不得的战术,不但对防守毫无用处,反而加速了日军的灭亡。这些崭新的战术原则和思想,的确给登陆美军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美军显然也低估了守军的决心。
1945年2月19日,美军在进攻菲律宾的同时,在硫磺岛实施登陆,12艘航母、7艘战列舰进行了三天火力准备,第5两栖军约6万人开始登陆,却遭到了日军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原本计划5天结束的战役打了整整36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是,美军继续沿用之前岛屿登陆战的老战术,利用强大的海空优势,连续多天进行狂轰滥炸,根本不清楚栗林忠道的“新战术”。日军躲在几乎被挖空的山体坑道中,美军轰炸和炮击的威力根本发挥不出来,隐蔽的火力点被毁不到20%。
二是,由于栗林早已判断美军进攻路线,并设定好火炮射击诸元,当第一批美军顺利登岛后,立刻遭到日军暗火力的袭击,第一天就伤亡2400多人。而上岛的美军坦克更是陷入火山灰里动弹不得,使得美军只能在舰炮的支援下艰难推进。
再加上,美军对地形并不熟悉,遭到了来自坑道中守军的顽强阻击。日军就像幽灵一般,时而突然开火,又突然消失,打得神出鬼没,而美军则陷入了有力使不上的噩梦,随时随地地遭到不知哪里射来的子弹或者炮弹,想还击却又找不到目标。
更让美军不适应的是,只见利用隐蔽工事近距离阻击的日军,却不见往日潮水般的“万岁冲锋”。原来,按照新的战术原则,栗林不仅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手下自杀冲锋,并号召每名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
于是,登岛美军只得以手榴弹、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逐一消灭,推进速度可想而知,每天只能推进300米,甚至有一天仅前进4米。尽管经过4天的浴血奋战,美军登上了折钵山的山顶,升起了“星条旗”,但战役的进程和伤亡远没有结束。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