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讲述的是什么历史典故?

白居易是唐代出产最高的诗人。据不完全统计,白居易一生共留下3840首诗,而李白只有900多首,杜甫1400多首,李商隐、杜牧、王维等人留下的诗歌作品也都是几百首。由此可见,白居易的创作能力很强。有一种观点认为凡事都贵精不贵多,然而对于天才诗人白居易而言,这种说法却完全不适用。白居易的诗虽然很多,但不像清朝乾隆皇帝那样充斥着滥竽充数作品,而是都有其特定含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白居易自谦为狂放之言写下的一首诗——《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从这首诗的诗名中就可以看出,白居易给自己这首作品的定性是狂放之言。然而当人们真正读懂后却会发现该诗一点都不简单。

首先,这首诗的创作目的在前两句“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中就已经阐明,那就是要告诉世人一个解决猜忌的方法,不要通过占卜这些迷信手段瞎揣摩。然后诗中又写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言下之意就是说,不要急于判断事情的真假好坏,时间往往能证明一切。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四句是全诗的核心,里面通过两个著名历史人物的典故来解释前四句提出的观点。

周公是西周开国元勋,早年辅佐周武王讨伐商朝,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登基,周公被委以摄政大权。当时管叔、蔡叔、霍叔等大臣打算趁主少国疑之际图谋不轨,但又对周公有所忌惮,于是便散布流言说周公独揽大权,想取代成王自立。久而久之,流言越传越盛,周成王听闻流言后心中也不免对周公产生怀疑。周公担心自己的安危,于是辞去相位,跑到封地避祸。

周公离职后不久,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便发动叛乱,欲推翻周成王。关键时刻,周公临危受命率军东征,最终打败叛军,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周公也因此名垂青史。

王莽是西汉末期的权臣。他为人谦恭,克己不倦,清正廉洁,礼贤下士,几乎具备了所有人性的优点。所以朝野上下都对王莽赞不绝口,认为他能与古代圣人相媲美。可是后来,王莽却篡夺皇位,将西汉江山收纳入自己囊中。

如果当初周公在流言蜚语盛行之时被杀或是病逝,那么历史给他打上的烙印很可能就是逆臣贼子。而王莽如果在代汉称帝前就去世,那就没人知道他的野心,史书中的王莽反而可能会留下一代圣人的美名。所以“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大部分人在少年时期经历的事情不多,看待事物往往抱着非善即恶的观点。可真实的人间哪有那么多黑白分明。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世间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干好事的人和干坏事的人。”如果过早对某人或某事下结论,那就很可能被事物的表象蒙蔽,冤屈好人,放纵恶人。所以不要轻易作出判断,让子弹飞一会儿,时间总能揭晓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