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的千年之约——“神树”胡杨的生存法宝

?作者:姜海波(额济纳大漠胡杨林景区)苏德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胡杨林的千年之约

在人们的印象中,胡杨已然是一种神树,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在传唱胡杨“千年不朽”的顽强精神。在热播的影视剧以及越来越多的摄影作品中,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胡杨林对大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一种一生中一定要到戈壁荒漠亲自瞻仰那些枯死扭曲但依然挺立的胡杨的渴望,有一种一生中一定要在醉美秋色中去欣赏大片大片金色胡杨的冲动。近年来,随着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生态宝库——居延绿洲的生态迅速改善和持续的旅游热潮,内蒙古额济纳旗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颇具人气的旅游区之一。创造这个奇迹的主要功臣,就是额济纳的胡杨。胡杨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都曾在地层中发现胡杨化石,证明胡杨是第三纪残遗植物,距今大约有6500万年的历史。当时的地球环境因为陨石撞击而发生强烈变化,所有的恐龙均在短时间内灭绝。与此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哺乳动物的快速演化和新物种的诞生。胡杨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并繁盛的物种之一。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胡杨也在不断进化,逐渐地变成既耐盐碱、又耐旱耐涝、还能抵御夏季酷暑和冬季严寒的植物,成为干旱和半干旱区的优势物种,尤其喜欢季节性泛滥的洪泛区。额济纳洪积扇恰好满足了胡杨的生长条件,季节性的洪水泛滥和数十条大小不等的河网,也为胡杨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使额济纳成为胡杨名符其实的故乡。胡杨是第三纪残遗植物,距今大约有6500万年的历史

胡杨不惧酷热,因为它的叶片表面长有较厚的蜡质层,在旱季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蒸腾。它长有强大的根系,主根可以向下延伸数米获取水源,发达的侧根可以在一两米深的土层内向周围伸展,以获取营养。强大的根系还具有反渗透功能,即使多日浸泡在泛滥的水中,仍然可以怡然自得。它不怕土壤中的盐碱,当身体内吸收的盐碱过多,它可以通过树干或树皮上的裂缝及时把盐碱排出。所以,胡杨被奉为“神树”也就不足为奇了。胡杨的螺旋生长纹

正是因为这些传奇般的生存能力,胡杨才能“完美”地避开6500万年的重重劫难,让我们依然有幸看到胡杨,见证“活化石”的诞生。

胡杨的寿命有多长

人们都说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胡杨到底能不能活一千年呢?回答是否定的。从科学角度讲,胡杨一般只能存活150~200年,个别长寿的胡杨可以活到500年以上。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以北25千米处生长着一棵高23米的胡杨树,主干直径2.07米,需要6位成年人拉手才能围抱住,据测算它的树龄为880年左右,接近900年。新疆东部哈密地区伊吾县荒漠河岸上也生长着一株测算树龄有725年的胡杨树,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距今也已经750多年了。倒下的粗壮胡杨

近年来,在人工干预下,额济纳旗的胡杨生态迅速恢复,每年对胡杨林开展的3~5次的病虫害防治,为提高胡杨的整体寿命打下了良好基础。相当于人类的生活条件好了,医疗条件提升了,平均寿命自然会相应的提升。所以额济纳的胡杨树龄还会增大。从远古进化至今,胡杨是如何突破岁月与环境的双重瓶颈为我们呈现“活化石”的魅力呢?那就得从小胡杨说起。

小胡杨与大胡杨

最近几年,每年参观额济纳胡杨林的游客数都在百万以上,但大部分的游客都不认识小胡杨,为什么呢?因为小胡杨与大胡杨的长相差别太大了,甚至连“胡杨妈妈”都不认识它。原来,胡杨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它的叶片形态和性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明显不同的现象称为异形叶。刚刚“出生”的小胡杨的树叶形态与普通的柳树叶有些相像,而成熟期的胡杨是卵圆形叶。主要原因与胡杨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有关。从国内胡杨分布条件看,地理环境多为沙漠和戈壁。气候条件是干旱、少雨多风沙。在沙漠和戈壁的高温下,胡杨的叶片越大,光合作用时蒸发的水分就会越多,而小胡杨因为根系细而浅,吸收的水分相对较少,蒸发过多的水分可能会让小胡杨因为失水过多而夭折。刚“出生”的小胡杨的树叶形态与普通的柳树叶有些相像乍一看以为是萝卜叶的小胡杨

额济纳旗每年5~8月份都有较多的季风,甚至9级的阵风也不少见,小胡杨叶片如果很大,阻力自然会增大,可能会导致小胡杨被刮折或连根拔起。可见小胡杨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才长成了“连妈妈都不认识”的树态。

胡杨的生存法宝

法宝一:螺旋式生长

通过脱落的胡杨枯干和枝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胡杨螺旋式生长的纹路。胡杨之所以呈现螺旋式生长的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生存区域的大风特征,螺旋式的结构增加了胡杨主干和枝干的韧度,大风可能把主干或枝干吹弯,但是却很少能把胡杨刮折。螺旋式生长特质加之风力作用,成就了胡杨的主要树态。呈螺旋式生长的胡杨枯干

法宝二:皲裂的树皮

如果只观察胡杨主干的一小段,我们会更容易发现胡杨树皮皲裂的独特树态,同时我们会认为这段树是枯死的树干——因为胡杨树皮皲裂的纹路很深,且呈现灰色干枯状态。这种形态造就了胡杨适应高温天气的天然隔热层,也是遇到难得的少量降雨时及时通过树皮尽可能吸收水分的储水层。不难看出,胡杨树皮对胡杨的生存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当我们能有幸见到胡杨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去撕扯胡杨的树皮,也不要去攀爬进而伤害到胡杨的树皮,这样对它的伤害是极大的。

皲裂的村皮是胡杨适应高温天气的天然隔热层

法宝三:超强的耐盐碱能力

胡杨生长的地理环境大多为盐碱含量较高的沙漠戈壁,而盐碱对一般植物的伤害性很大,只有极少数的植物能够在盐碱地中生存,胡杨是生活在盐碱地的“王者”,是唯一能在沙漠成林的高大落叶乔木,因此也被称为盐池地“巨人”。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原因是胡杨的细胞透水性较一般植物强。从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到叶片都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的泌腺排泄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胡杨便能从树干的节疤树皮破损处和枝丫断裂处将多余的盐分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这是自然界中极为少见的由植物直接合成的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和碳酸钠(Na2CO3),二者的含量高达57%~71%。块状结晶在化学上属于强碱弱酸盐,也即是呈碱性的盐,因此民间称其为“碱”或“盐碱”,很多资料中称其为“胡杨泪”“梧桐泪”(因叶似梧桐叶而得名)、“英雄泪”“胡杨碱”。白色或淡黄色的“胡杨碱”“胡杨碱”的碱性可以中和胃酸,是一种天然中药,还可以掺入发好的面团中,用来蒸馒头。除供食用外,“胡杨碱”还可制肥皂,也可用作罗布麻脱胶、制革脱脂的原料。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胡杨碱”,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无论是新疆的胡杨还是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的胡杨,按照胡杨生长的阶段,均处于老龄期(衰败期)。持续的旅游热已经导致了胡杨林土壤环境的物理结构改变,土壤肥力和水盐动态都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对胡杨林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负效应。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胡杨,我们在游览的时候不要伤害大胡杨(撕扯树皮、攀爬胡杨、明火作业、吸烟等),更不要因为不认识小胡杨而肆意践踏。这会进一步加剧老龄期胡杨消亡的速度,同时导致小胡杨生长断档。如果不保护这些胡杨树,那么几十年之后,至多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将再也看不到那被誉为“中国最美秋色”的额济纳胡杨林,留给我们子孙的只有大面积的“怪树林”。(责任编辑/ 陈天昊美术编辑/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