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个称号,有什么特殊含义?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正式承接周朝,建立了1个新的华夏帝国——秦帝国。而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礼仪崩溃,大量诸侯擅自称“王”,甚至在自己国内均以天子自称,将周朝的最高尊号“王”、“天子”的含金量给极大地降低。因而秦始皇在大一统后,开始着手建立区别于周朝的尊号。

始皇帝有需要,下面的大臣就得想,最终在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的积极讨论之下,一个叫“泰皇”的称号被提案到了秦始皇的眼前。

中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说法,其中三皇是创造我们所生存世界的存在,是有创世之功的人,比如造人的女娲、生火的燧人。而五帝则是将华夏部落发展壮大的领袖,战蚩尤的黄帝,治水的大禹。可以说“三皇五帝”囊括了华夏一族从诞生到秦帝国的最优秀领袖们。

而当秦始皇一统后,他的宠臣们告诉他“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功绩让远古贤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都望尘莫及。言下之意莫过于就是秦始皇是有创世之举,“帝”之前的“皇”才能配得上他。

由于宠臣李斯是楚国人,而楚国当时崇拜的主神是东皇太一,简称“泰皇”,出于认知习惯,李斯上书秦始皇是说:古代有三皇,其中泰皇最贵。

李斯的角度上,他是想让秦始皇尊古号,进而衬托自己的牛逼。不过始皇帝并不是很满意,他不想贴着别人的名字过一生,同时自己的功绩也不需要用别人的名字来证明,所以秦始皇决定“原创”。

原创时,秦始皇取“泰皇”中的“皇”字,表示他也认为自己的功绩是可以配上“皇”的地位,也是有创世之功。同时秦始皇也想不做选择,他也认为自己的行为,在实际上也带领华夏族群向前走了很远。于是干脆将“皇”、“帝”合称为“皇帝”,表示自己的功绩前无古人可触及。

除了跟远古先贤作对比,秦始皇还看中“皇”和“帝”2个字的本义,远古时称“皇为上,帝为下”,进而“皇帝”合在一起就有了“天地”的意思,延展出来又可以代称天地万物,最终寓意“天下之主”。

秦始皇在“皇”“帝”上的一个权衡纠结,无疑是一种较为自负的表现,他试图向后人证明自己的功绩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