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平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

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名将,当然也有降将。不过降将有时候不得已而为之,却也有主动投降对方阵营的,例如蜀汉小五虎王平。

王平在曹操时代,投靠了曹魏,成为一名下级军官。不过这次投靠,是跟随他所在的游牧民族部落一起为之,而曹魏时代的王平也默默无名。在后来的汉中之战中,曹魏军团败给了刘备的军队,王平又主动投靠刘备。

无论是在曹魏军团没有什么发展也好,还是王平心系大汉王朝也好,作为一名降将,王平是十分成功的,在参与诸葛亮的北伐后,他屡立军功,加官进爵。而王平在投靠蜀汉后,前后三次改变了三国时代的走向,对蜀汉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第一次:街亭败北,收军抗拒敌人

诸葛亮立志北伐,可是第一次北伐就因为马谡丢失了街亭而失败。王平虽然是马谡的副将,可是马谡不听王平的合理建议,非要驻扎在山上,以至于被曹魏名将张郃切断水源,困守兵败。

当时王平虽然无法救援马谡,但是他自己带了一支军队,得以阻遏败势。就是靠着这支数量不多的军队摇旗呐喊,使疑兵计,让张郃不敢贸然追击。随后王平坚守城池阵地,收拢街亭的败军残兵,挡住了张郃的军队。

张郃没能追击,选择留在街亭,而王平的军队又挡住了张郃军队继续深入,所以诸葛亮可以从容率领蜀军主力部队撤回汉中。原本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要打下陇右五郡,而马谡如果能据守街亭,就能给诸葛亮时间去完成主力部队的军事任务。而马谡丢了街亭,就意味着蜀军主力部队的侧面已暴露在张郃军队面前,就算诸葛亮继续打陇右五郡,就会被夹击;选择撤退,就会被追击,形势十分危险。

王平挡住了张郃,阻止了街亭之败的影响继续扩大,保全了诸葛亮等高级军事将领的安全和蜀军主力部队,确实称得上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

第二次:将星陨落,阻止魏延叛乱

诸葛亮七出岐山,最后一次北伐,将星陨落在五丈原。统帅死了,军队就得交给得力将领率领,保证安然退回汉中。诸葛亮遗命选择杨仪率领全军撤退,可是大将魏延很不爽,因为他是蜀汉大将,也是宿将,堪称北伐军二把手,凭什么不让他来率领军队?再说杨仪不但职位低过他,还和魏延水火不容,诸葛亮在世时就已经是公开性的不和了,魏延哪能忍受杨仪的领导!

魏延收到由杨仪统领军队撤退的指令后,他根本就不听从,还带着自己的部队公然和蜀军大部队对抗。尽管史学界对魏延的举动和目的还有争议,但是魏延和杨仪在军中的不和却是事实,魏延也确实不跟随大部队一起后撤,还影响、破坏撤军行动。

于是王平带着自己的军队截住魏延军队,更凭着道理和威望,遣散了魏延的军队。后来魏延被马岱斩杀,而王平的实际行动成功阻止了魏延的倒行逆施。

诸葛亮的逝世,对于蜀汉军队的打击很大,如果撤军行动不能平稳进行、内斗不能尽快平息,那影响将十分大,对于蜀军全体将士而言,也是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关键。

假设魏延夺权成功,肯定会清洗蜀军中如杨仪这些对抗他的人,削弱蜀汉的实力,有损军心,而蜀军也会被魏延带回战场,执行魏延的激进式作战方针,后果也许会很不好,王平阻止了这些假设的发生。

第三次:魏军势汹,奋志力战退敌

诸葛亮过世后,虽然北伐事业后继有人,可是姜维这名麒麟儿也没有能力逆天改命。王平继续受到重用,官至镇北大将军,防守重镇汉中。公元244年,魏国掌权者曹爽好大喜功,带领十万大军攻打汉中,意图消灭蜀汉。王平带着军队守卫汉中,自然首当其冲。

当时王平的军队不足以和十万魏军作战,而援军也没那么快赶到,因此军中十分不安,手下将领更是要求王平放弃前沿军事关隘——阳平关,后撤防守,等待援军。不过王平认为阳平关是前线的重要关隘,蜀军一旦失去阳平关,敌人就可以深入汉中腹地,威胁蜀军对汉中的掌控。于是王平下令前线蜀军据守兴势这一处要紧城池,等待涪城等地的救兵。

蜀军依计行事,利用熟悉的地形,很好地阻止了十万魏军的脚步,始终紧守阵线,直到成都等地的援军到来。这场战斗被称为兴势之战,是蜀汉王朝打的一场十分成功的防守战,曹爽率领的十万魏军最后只能撤退,无功而返。

其实这场战斗一开始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可是王平还是靠着自己的军事能力守住了国家的领土,同时是咽喉重镇的汉中,也保住了蜀汉王朝的稳定和延续。要知道汉中一旦失去,巴蜀就如同打开了门户。王平由此成为蜀汉在北部边境的“定海神针”,兴势之战,也是因为他而获得胜利,而这场战斗的胜利,也是足以改变三国历史走向的。

以上就是蜀汉名将王平三次足以改变三国历史走向的行为,然而可惜的是,如王平、姜维等蜀将的努力和奋战,终究难以改变局势和形势。不过幸运的是,王平在蜀汉灭亡前便去世,他的戎马一生也是十分圆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