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吃不完,为何虎豹仍会“过度捕猎”?

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相关的新闻看多了,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明明豹子、老虎的食量有限,一只羊基本上都能够满足它们短期内的“口粮”了,可为何它们在一次捕猎中,仍会尽可能多的捕杀更多猎物呢?比如在2020年末,滦平县火斗山镇井上村一农户的羊群遭遇了华北豹的袭击,期间有8只羊被捕杀。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2017年2月份,新疆铁热克镇牧民家的羊圈遭遇雪豹袭击,一夜间30几只羊被咬死;2015年6月份,吉林珲春市春化镇青泥洼沟牧场羊圈遭东北虎血洗,11只羊被咬死,近400只羊破圈四散而逃。

食肉动物的猎杀天性

“羊吃草、狼吃肉”,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捕猎是食肉动物获取食物最主要的方式,像老虎、豹子这类捕食者就不用说了,就连被人们认为食腐占据重要比重的斑鬣狗,其绝大部分的食物依然是靠捕猎获取,在某些有蹄类动物种群较为丰富的区域,捕猎甚至占据了斑鬣狗食物获取来源的96%,抢夺其它捕食者的猎物、食腐,仅占很少的一部分。

事实上斑鬣狗也的确是高超的猎手,成群捕猎时成功率高达46%,独自捕猎时也有26%,而“草原之王”狮子的捕猎成功率也才只有17%-19%。

对于食肉动物来说,猎杀是天性,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但为何在我国虎豹普遍远远没有达到野外环境容纳饱和度,以及野生有蹄类猎物充足的情况下,依然会捕杀牲畜呢?

这与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强影响有关,尤其是在人类活动区域与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交界处,这种影响更为明显。比如人们的放牧,就对亚洲狮的饮食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吉尔森林设立之初,保护区内是生活着人类的,当时的原住民马尔哈里族依然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

大量的牲畜在亚洲狮的地盘里面活动,那么势必会引起狮群的注意,当时来说,在马尔哈里族没有迁出吉尔森林之前,牲畜占了亚洲狮饮食比例的75%左右。

1972年后,马尔哈里族迁移出了保护区,相对应的放牧活动就急剧减少,据调查,保护区里面的有蹄类物种发展迅速,增幅一度达到了600%,牲畜占亚洲狮饮食构成的比例也下降到了25%。

虽说在我国的虎豹保护区里面,人类活动的现象没有当初吉尔森林里的那么严重,但亦不可避免有人类活动的现象发生,尤其是在交界的边缘地带,招来野生动物并不意外。

另外,相对于警惕性极强的野生有蹄类来说,经人类驯化之后的牛羊等牲畜,捕食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一旦尝到甜头之后,虎豹等捕食者会将这种经验知识通过繁衍一代代传下去,甚至将来会成为常态,直至这种经验在物种之间断代为止。

多数捕食者具有藏食习惯

在我们人类世界中,从小到大的所接受的教育都是要我们珍惜粮食,所以日常三餐里面,都会有意识地吃多少拿多少,但是在野生动物里面,却很少有这种认知行为。

前面提到过,狮子的狩猎成功率为17%-19%,成群捕猎的话会提高30%左右;老虎的捕食成功率为27%;豹子的捕食成功率为24%;即便是被称为“致命杀手”的黑足猫,其捕食成功率也只是达到了60%。

对于食肉动物来说,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一旦有机会,便会尽可能地多捕杀一些猎物。

作为大型的捕食者,老虎与豹子虽说食量较大,但一只羊基本上也够它们吃撑了,可为何还要多捕杀那么多的羊呢?这与它们的藏食习惯有关。

在野外,无论是老虎还是豹子,亦或是其他的捕食者,它们在完成一次猎杀之后,如果猎物足够大,一顿吃不完的话,它们会将剩余的食物藏起来,以待下次再吃。

比如豹子常常会将猎物叼上树,这样能尽可能地避免被其他食肉动物捡食掉。而冲进羊圈里面的老虎或豹子,有着这么多的“易猎杀”的猎物,自然就放开了捕食了。

虎豹面临较小的“清道夫”压力

其实不止虎豹,我国的一些食肉动物,比如猞猁等,也都普遍存在“过度捕猎”现象,其实也与这些捕食者本身有关。

拿老虎和豹子来说,它们都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物种,与之相对应的还有草原生态系统下的物种。

虽说老虎和豹子都是具备机会主义的捕食者,它们也会捡食腐肉,但归根结底森林生态系统下是缺乏“清道夫”的,所以它们多捕杀的猎物,藏起来,也有较大的概率不会被其他动物找到。

而草原生态系统下则有着大量的“清道夫”,甚至还有纯“清道夫”的物种,那么草原生态系统下的捕食者,面临巨大的“清道夫”压力,它们的藏食现象就要少很多,因为谁也不想自己辛苦捕来的猎物,最后被别人吃了。

既然不再藏食,那么每一次捕猎就更倾向于捕杀够量的猎物就行了。另外,在草原上狩猎不比森林,多半靠追逐,而追逐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在一次捕食成功之后,基本上也不会浪费更多的体力去捕杀多余的猎物。

总的来说,老虎和豹子在闯入羊圈之后会大开杀戒,与捕食者猎杀的天性有关,也与它们长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下所养成的习性有关,对于它们来说,一旦有机会,尽可能地多捕杀一些猎物,是一件与生存息息相关的大事。

(关注我,看有趣有料的动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