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一”如何发展为“天人感应”?

中国古人对宇宙构成、宇宙和人之间关系的一个最根本观念,就是阴阳合一。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均由阴和阳构成,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如天地、日月、寒暑、雌雄……

早期道教经典中,充满阴阳五行思想。如《太平经》曰“以阴阳五行为家”,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即认为天地之性是由阴阳所构成。

战国时,以邹衍为代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被秦、汉道家、儒家、神仙方士以及後世道教所吸取。

《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即讲阴阳之道,主张“和五行,令各安其位”。《参同契》与《周易》卦爻配阴阳五行,用以说明修仙炼丹。

《黄庭经》以五脏配五行,用阴阳之气炼形养身。阴阳五行学说成为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依据。道教教义也吸收阴阳五行学说的义理并大量采用阴阳五行学的名词术语。

后来,阴与阳逐渐扩大、延伸至对人生的很多方面,如《易经》中一段很有名的语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前句强调阳刚,要勇往直前;后句强调阴柔,要宽容,多做好事,把大家带动得起来。只有阴阳结合,事情才能办得好。

到了汉代,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以政令配月令的思想,已经十分普遍了。

可见,古人非常重视世界万物都要和谐相处、平衡,相应的人和人要和谐,男和女要和谐,大自然和人也要和谐。

大自然的和谐,即为风调雨顺;人间的和谐,即为男欢女爱。大自然的和谐会影响到人间的和谐,人间的和谐也会影响到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平衡标志即为“阴阳合一”。

《易经》中有很多蕴含这个道理的句子,如天地絪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只有天和地、男和女、阴和阳平衡了,协调了,世界万物才得以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此外,《易经》还讲,如一个人心性洁静,那么就可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就是“天人感应”,即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

中国古代就有很多著名的故事,表现出人间的和谐和大自然的和谐会相互影响。如梁武帝时期,三年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皇帝很着急,几次祈天求雨都无效果,就问大臣为什么,有的大臣告诉他,如今天下阴阳失调,男旷女怨,冲达于天,所以天气也失调了。梁武帝听从了大臣的建议,采取了不少措施以调节婚嫁。果然,不久就降雨了。

古代还有很多民俗都和天人感应、阴阳合一有关。如将性交称为云雨、耕耨,这样一来,人的性行为就与大自然联系起来。

正因如此,古人也提倡野合,认为可以得天地之气,对健康有益。还有在疾风暴雨、大寒大暑、日蚀月蚀、雷电交加出现时不可性交,那样的话会有损健康,即使得孕生子也多有残疾。更有甚者,还认为女子应在田野分娩,可以肥沃土地。,等等。

天人感应还表现在有重大冤情时,就会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后人总结了“阴阳合一”和“天人感应”这两种思想的观点:人属于自然界一部分,性也自然现象之一,它与其它自然现象不可分割,因此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有益于健康,优生优育。

在汉武帝之前,中国道家最提倡此系统理论,儒家也很重视。

直到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学说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后,“天人感应”的理论逐渐占据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