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两个人成为了对彼此来说“特别”的人?

KY作者 / Jojo

策划 / Ivan

插画 / Always

编辑 / KY主创们

“KY君,有件事困扰我很久了。我和现在的男友关系还不错,可能明年就要结婚了,但我总是觉得我们之间缺了点什么。在以前的一段关系里,我曾体会过那种互为彼此心中‘特别存在’的感觉。在现在的关系里,我却找不到这种感觉。是不是我想要的太多了?我还应该继续和他在一起吗?”

“我和同事、上司都可以相处得很好,但是遇到父母就总吵架。每次回家,我都好像突然变回了小孩,什么情绪控制和沟通技巧都不会用了。总是被父母气到哭,我感觉自己的忍耐力快要到极限了......”

“和朋友在一起时,我经常感觉比自己一个人待着还孤独。聊天的时候,ta们讲的那些自己的故事,我其实觉得没什么意思。Ta们对我的事也不太感兴趣,好像根本不在意聊天的对象是谁。自己待着孤单,和朋友在一起孤独,我还有救吗?”

留言中谈到的困扰看似各不相同,但其实,它们都涉及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关系状态。

什么在有些关系中,我们会感到彼此与众不同、交往充满生机,而在另一些关系中,我们却只感到平淡无聊、交流一成不变呢?今天,我想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切入这个问题,也就是真诚的关系状态。

什么是“真诚”的关系状态?我们又为什么需要以一种“真诚”的状态存在于关系中呢?

来看今天的文章。

01.

所谓“真诚的关系状态”,指的是:

双方都愿意在关系中呈现自己真实的模样。Ta们对彼此的内在体验感到持续的好奇,并能够通过与对方共同探索世界,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我们相信,关系中的开放透明与真实诚恳是十分重要、值得追求的。在这一信念驱动下,我们能够鼓起勇气,让对方看到“真实的我”,也愿意努力推动对方,让ta做“真实的ta”。



我们持续地将对方当作未知的个体去探索,愿意假设ta在交往中坦诚,也相信自己能够在交流中获得新鲜的看法。我们渴望理解对方——对ta的情感体验、个人历史、理想目标等方面都感到持续的好奇,愿意走进ta内心去看看ta眼中的世界,并能够以这些新鲜视角不断刺激自己生命经验的成长和延展。值得一提的是,真诚的关系状态并非没有潜在成本。

我们可能遭遇嘲笑、冲突,也可能感到失望、沮丧。

而最为困难的,是我们要接受,在试着从另一个人的视角看待世界时,我们的态度和性格就可能受到影响、发生改变。

心理学大师Carl Rogers认为,“对我们来说,被改变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想要获得真诚的关系状态,我们需要勇气。

*但是,真诚的关系状态依然值得追求,因为它能带来足够丰厚的好处。


我们真心地关心对方,看到彼此的愉悦与痛苦,因为对方的喜怒哀乐而情绪起伏,通过对方的人生经历来充实自我。这样的关系是有滋味、有血肉的。你能从中体会到酸甜苦辣,也能在遇到关系问题时,知道自己拥有能够战胜它们的牢固根基。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渐成为对方生命中那个“特别”的人。

而在生活中更常见的,其实是与此相对应的角色化的关系状态。

02.

在关系中,我们经常扮演着不同角色,每个角色有相对应的期待、要求和规则(父母——“孩子”;男/女朋友——“伴侣”)。在不同场景中,我们提取出一部分自己,以符合常规和期待的方式参与其中。

大部分时候,这是有效的。它提升了我们交流的效率和可预测性——我们能够讲合适的话,做符合情境的行动,履行好每一份职责。

然而,如果我们习惯性地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关系,就容易僵化在角色化的关系状态中。我们从真实、完整的自我中抽离,将注意力集中在扮演好角色上,并预设对方也会以相应的角色参与到和我们的关系当中。

此时,我们不是因为“我是谁”在行动,而更像是在根据场景需求和他人期待做出合适的“反应”。


如果这些描述中你中了许多条,你需要警惕,你可能走进了角色化的关系状态中。

在角色化的关系中,双方像是在合作演出,看似和谐,却无法接触彼此真正的模样。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也会一直延续,因为它们从未被真正理解和解决过,只是在不停地重复“上演”。

对方无法走进你的内心,你也没法看到对方真实的喜悦与恐惧。无论在一起多久,你们之间都难以产生真实的联结。当生活被这些虚幻的关系填满,即使身边有无数人包围,我们依然感到孤独、虚弱,无法从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因此,我们鼓励大家摆脱过度角色化,以更真诚的方式投入关系。

03.

那么,我们可以为真诚的关系状态付出怎样的努力?

  1. 选择合适的对象



你不需要在每一次交流和每一场关系中投入同样程度的真诚。在一些场景中,用符合角色的方式参与其中才是更恰当的。

对于开展真诚的关系来说,一个合适的对象,指的是那些你有意愿与ta进一步深入发展关系的人。那些对你的人生更有意义的关系,都是值得付出勇气和努力去真诚投入的。

2. 觉察自己的状态


角色化的关系状态普遍而隐蔽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关系中。只有识别出它们,我们才可能做出改变,在需要的时刻放下与角色的过度贴合,创造出真诚的关系状态。

首先,你要警惕大脑自动形成的预设。特别是对于一些亲近的人,我们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默认自己已经完全“get”了对方。越是亲近的人,你越是要提醒自己,在当下的内容和感受中,识别出: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我”所以为的?

其次,你还需要审核自己的对话动机。有时,我们对话不再是为了交流或了解彼此,而仅仅是为了“压”过对方一头、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些时候,我们没办法再坦诚地投入到对话中,也无法通过交流深化彼此的关系。

3.提前确定心理底线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当我们带着真诚兴趣,真正地去聆听对方,就很可能在过程中被影响、被改变。而真正令我们感到恐惧的,其实是被无底线地、彻底地改变,甚至因此丢掉自我。

因此,当我们首先确定了心理底线,就能提前为自己营造出安全感——我们感到自己能够在安全的领域内探索。

有哪些想法和信念对我而言是根深蒂固、不容被人轻视的?对方能够接受它们吗?对方有哪些价值和要求是我必须要遵守的?我能够容忍它们吗?

你要在自己和对方之间划出一片共有空间。而只有当你明确了自己在哪些方面是不可让步的,你才能更清楚地确认,生活中有哪些部分是你愿意为了彼此做出妥协的。

这种界限并非一成不变。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审视这些标准,看看它们是否依然符合你的心意。在比较清晰的限制下,我们能够更“放心”地参与到关系中,而不是时刻警惕自己会不会被改变得面目全非。

4.不带批判地聆听

心理学家Jordan Peterson认为,在真诚的对话里,大多数时候你是在聆听。聆听就是关注的表现。你要不带批判地聆听对方,同时,也要不带批判地聆听你自己。

一方面,我们要放下预设,与未知为友,假设对方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当我们不带批判地聆听对方,我们能够真的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也能够鼓励对方说出更坦诚的想法。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听到对方的观点后,我产生了哪些想法和反应?受到了什么影响?浮现了哪些新问题?)并将这些与对方沟通,也激发对方新的思考。当我们不带批判地聆听自己,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想法,调整和完善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我们能够感受到对话是有趣且有意义的。在每一次的交流中,我们都看到了更多一点的彼此,逐渐与对方建立起心灵间真实的联结。

“Genuine poetry cancommunicate before it is understood.”(真诚的诗篇,可以跨越语言的界限,带你触碰真实的情感。)

―T.S. Eliot

祝我们都可以找到生命中特别的人,也成为别人生命中那个特别的存在。

以上。

References:

Peterson, J. B. (2019). 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

Kernberg, O. F. (2011). Limitations to the capacity to lov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92(6), 1501-1515.

Kernis, M. H., & Goldman, B. M. (2004). From thought and experience to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 multi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authenticity.On Building, Defending, and Regulating the Self,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