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莎角龙是一种什么样的古生物?

在广州的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中有一具货真价实的梅杜莎角龙,它的名字叫“Amer”。我们通过研究“Amer”的化石,可以还原它生存的世界以及自身生活的点滴。

距今775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狭长的西部内陆海道将北美洲一分为二,海洋带来的水汽形成降雨,浇灌了今天美国的蒙大拿州的荒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存着各种各样的恐龙及史前生物,我们的主角就是一只名叫“Amer”的梅杜莎角龙。


“Amer”还是一只未成年的梅杜莎角龙,它与兄弟姐妹们依然需要爸爸妈妈的保护,好在梅杜莎角龙们团结在一起,组成相当大的群体。

成群的梅杜莎角龙在荒野上迁移,这些体型高大强壮的恐龙出现的时候,就好像非洲草原上的非洲象一样壮观。成年梅杜莎角龙的体型的确与大象差不多大。

在广阔的平原上,“Amer”经常会碰到其他的角龙类,比如艾伯塔角龙(Albertaceratops)、朱迪斯角龙(Judiceratops)、墨丘利角龙(Mercuriceratops)等等。不同的角龙有的时候也掺杂在一起进食,不过小恐龙总是会紧跟自己的父母,因为当恐龙群动起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混乱,找不到爸爸妈妈可是很可怕的哦。


当众多角龙类混在一起的时候,“Amer”的视线被成年恐龙的脊背挡住,这却让它有一种安全感。就在此时,角龙群开始出现骚动,然后角龙们就开始四散奔逃。“Amer”被吓到了,不过它并没有乱跑,而是跟着妈妈一起逃跑。

奔跑中的“Amer”回头时看到了这场混乱的制造者,几只惧龙(Daspletosaurus)正跟在角龙后面,它们并不急着展开猎杀,而是寻找了合适的目标。双脚站立的惧龙具有高度上的优势,能够看得更远更清楚。一只小一点的惧龙注意到了“Amer”,于是加速跟了过来。

惧龙快速追上“Amer”,然后用身体将它撞倒,倒下的“Amer”感到身体左侧一阵刺痛,但是它管不了那么多,立即爬起来逃命。如果惧龙紧咬不放,“Amer”肯定是在劫难逃,但就在这危急时刻,一只幼年落单的朱迪斯角龙进入了惧龙的视野,它几乎是瞬间就转移了目标,向幼年朱迪斯角龙扑上去!


逃过一劫的“Amer”找到了妈妈和其他梅杜莎角龙,它们停在一座小山丘附近。回头望过去,“Amer”能够看到远处几只惧龙正在撕咬猎物,就是那只可怜的朱迪斯角龙。这个时候,“Amer”又感受到了身体的疼痛,那是因为它的一根肋骨断了。

对于梅杜莎角龙来说,伤筋动骨是常有的事儿,“Amer”很快就会恢复过来,继续自己的生命旅程。梅杜莎角龙已经灭绝了,但是通过它们的化石,我们不但还原了梅杜莎角龙的面貌,而且根据“Amer”身上骨折的痕迹推测其生命史中的片段,每一具化石都是珍贵的,每一具化石都有自己的故事。

作者丨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