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零售会因网购而消亡吗?

历史

先说历史,在西方零售业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变革:百货商店的诞生,号称“现代商业的第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百货商店经营手法现在看来十分平常,但却是质的飞跃。诸如明码标价和商品退换制度;店内装饰豪华,顾客进出自由;店员服务优良,对顾客一视同仁;商场面积巨大,陈列商品繁多,分设若干商品部,实施一体化管理等

第二次变革:超级市场的诞生,超市的特点包括开架售货、节省购物时间、舒适的购物环境、包装个性等。

第三次变革:连锁商店的兴起,连锁的特点包括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分工、集中化进货、简单化作业等。

信息技术正在孵化零售业第四次变革,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零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生产方面的技术革新对零售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如:

网络技术打破了零售市场时空界限,店面选择不再重要。

销售方式发生变化,新型业态崛起。“进店购物”演变为“坐家购物”。

零售商内部组织面临重组,网络技术都将代替零售商原有的一部分渠道和信息源。

经营费用大大下降,零售利润进一步降低。

中国零售业的变革历程:忽略计划经济时代

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至1989年底,传统百货商店占零售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2.第二阶段:1990—1992年底,超级市场开始涌现,动摇了百货商店的市场基础。

3.第三阶段:1993年—1995年底,各种新型零售组织崭露头角,出现百花齐放局面。

4.第四阶段:1996—1999年,跨国零售商进入,加速了零售业现代化进程。

5.第五阶段:1999年以后,零售竞争日益加剧,连锁经营趋势增强。

6.目前,中国正在以技术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引领全球零售业的变革。

纵观全球,网络技术正在引发了零售业的第四次变革,它甚至改变了整个零售业。如果回顾整个零售业历史和展望正在进行的变革,我们可以发现,任何因素都可能成为零售业变革的原因,就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早就成为过去,现在的沿海龙虾当天就能给你送到。不管是在供应链环节,物流环节,还是终端门店环节,只要有技术上的革新,用户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高质量的商品。随着信息时代而兴盛的网购,它究竟能代替实体零售吗?个人意见是,No!

在发达国家,不论是网购还是实体零售,经过长期的发展都已经足够发达,但是实体零售业竞争力远远大于网购。而国内虽然情况比较复杂,零售业起步晚,零售业从无到有,就目前而言,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多变的消费群体,譬如从大型的连锁购物中心到街边的小便利店。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未来也是属于实体零售和网购的双线竞争的格局,实体零售并不会因为网购而消亡。

用户&需求&场景

首先要明确:

用户是多样化的!

需求是多样化的!

场景是多样化的!

正是这样,所以不论是实体零售还是网购,都很难以同时满足多样的用户。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处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要求差异是非常巨大的。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

1.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2.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3.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

4.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

5.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

我们可以简单划分零售业用户的需求层次:基础层获得商品→进阶层对商品功能、丰富、便捷、价格实惠有要求→更高层体现在对专业化、个性化和生活方式体验要求。

购物不仅仅是购买获得商品那么简单,我们国内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到现在的自由市场,消费者从最初的能买到商品到现在享受购买商品过程的服务,愿意为附加的服务买单。多层次的消费者决定了网购不能将所有用户一网打尽。

通俗举例来讲,同样是便利店的一份快餐盒饭,有的用户希望你直接给送上门他自己在家加热,有的喜欢在店里加热然后坐在用餐区慢慢享用,等等。多样的用户造就差异化的服务,其本质还是需求和场景的差异。

因此,基于多种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在不同的场景下,网购不能完全代替实体零售,而实体零售在未来也无法完全逆袭网购。

支出与收入

网购与实体零售相比,其实在很多方面本质还是一样的,比如像便利店,实体零售在店面选择选址上需要付出高额的成本来占取一个优质铺位,这样客流量才会高;同样网购也需要在购物平台占取一个优质位置才能获得高流量,这样也需要付出较高的流量成本。在资金的占有程度上,网购具有明显的优势,前期投入不会很大,随着发展在获取流量广告投放等等投入并不会低。

上面像是一个简单的举例,专业店的说法是,网购首先提升的是企业内的管理效率、降低沟通成本、降低人力成本,当然最重要的是降低店铺等场地费用和避免大量进货所占流动资金,网购开店更加轻量级;但是随着网购平台的越来越多,产品价格也越来越透明化,因而将使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的营销费用和获取消费者流量的费用直线上升,直接结果就是单一产品零售利润将进一步降低。

所以综合而言,双方更多的是在互补而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两方的成本目前看起来网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未来,获取用户这一块的成本在直线上升。之前我们所从事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获取成本上涨了不止5倍。

行业&未来

零售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形态,准确说零售不算一个行业,更多的算是业态。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更多的算是一种状态量,尤其是相对批发。

零售整体而言是蓬勃向前发展,而不同的经营方式是一直探索的重点。网购解决部分过高成本的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其他成本。从2014年到2016年,主流电商平台虽然仍在蚕食线下零售份额,但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零售企业都已经有了比较成型的变革方案,从大润发的飞牛网,到步步高的“超市+百货+电器”的经营模式,再到家乐福积极布局便利店渠道,多业态经营格局初现。

那么中国未来的零售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报道或者各类行业分析发现一些特点。从过去一段时间到未来,国民的消费趋势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也持续上涨,部分用户消费升级,由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另外就是消费结构变化,服务业占支出比重持续增加。

那么零售的趋势变化会有什么特点呢?

多渠道的整合,或者说叫做全渠道,更高效服务消费者;

体验至上,雷布斯在总结小米的互联网思维时用了7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本质就是在用户体验上,零售业也不例外;

个性化,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的自我表达诉求,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服务已经证明了;

专业化,比如苹果体验店,MUJI to GO等等,由“大而全”到“小而美”的细分变革也在突破传统;

购物不仅仅是购买商品,它正在逐步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业态一直存在,线上线下本身并不矛盾,一方并不能直接导致另一方的消亡,我记得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报业。当广播出现的时候,大家就在说报纸要完蛋了,可它已经向前发展;当电视出现的时候,大家继续说报纸要完蛋了,可惜它做到了更好;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大家还在说报纸要完蛋了,可是它依旧存在。换种解释就是,都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一方并不可能让另外一方消亡,更多的演变成一种补充,比如互联网信息虽然及时化,但是专业度和信息储存能力较弱。

最后,我想起了王健林和马云的对赌,这个没有胜者的赌局就跟这个命题一样,明显是属于双发互补的一个过程,为什么非要明显的区别呢?

优衣库仍在疯狂的线下开店

小米也在线下开店

三只松鼠也在线下开店

城市的购物广场越来越多

如果非要说网购取代的零售,应该只是一小部分低产值、低附加值、只是在生存的小店吧!对于品牌而言,怎么能取代呢?毕竟网购的流量费和营销广告费是很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