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站是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共同设计,当时他们在吉林大学的建筑系工作,当时他们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回国,虽然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召唤,还是来到了一个设有建筑系的地方大学吉林大学,其实整个建筑系就只有他们两位导师,如果换到现在,让学生选择,没有人会拒绝北大和清华,正是这样的情怀,才有机会给我们留下这样一座中西合璧的文艺建筑。
吉林西站其实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人物造成的,也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作为中西艺术结合的结晶,是一个让中西方审美都能接受的产物,因此它的受众最为广泛,也最能引起共鸣,所以才会被这么多的人所认可,同时也是能持续更加长久,有无数的电影来这里取景,已经成为了一个艺术符号。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脱离艺术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吉林西站的设计师是才女林徽因,她过去是学习美术的,有何很深的艺术功底,后来专为休息建筑学,主要是学习西方建筑学,等到回国后,便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其实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并不比西方任何一个地方的差。
林徽因为了研究中国建筑美学,曾亲自测量过中国的无数古建筑,她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研究中国的古建筑中的美,1937年七月,林徽因爬上五台山佛光寺的经幢,进行实地测绘,测量石幢的高度。尽管此时的她罹患肺结核,但她却不顾自己的健康状况,爬梁上柱对建筑进行考察,在多年的艰苦实地测绘和考察研究,把中国建筑进行系统研究,整理编撰,同时把中西方建筑理论进行融合。
而吉林西站只是两个人的第一个作品,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元素,我们经常说物以稀为贵,中国人之所以喜欢到欧洲一些国家旅游,主要还是不同的风俗文化,当然离不开欧式建筑的魅力,其实中国的古建筑同样如此,对欧洲国家的游客,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有心的小伙伴会发现,但凡是中国的老街,具有古建筑的地方,都会吸引外国游客的驻足,他们也会像中国游客拍摄欧美大教堂一样,拍摄中国的四合院、寺庙等建筑,原因就是“物以稀为贵”。
吉林西站符合这个标签,它汇聚了中西方建筑美学,能够让中国人有看见欧式建筑的感觉,同时也给欧美国家的游客带来了中国建筑美学的欣赏点,所以才能有如此高的赞誉,它也是梁思诚和林徽因的第一个作品,花费了他们无数的心血。
关于林徽因才女的故事和传说无数,吉林车站受到大家的喜爱,也有她的个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