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澳大利亚如此特殊?巨蟾明明是除虫能手,在这里却是灾难?

世界上最大的蟾蜍有100公斤?

这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个盛行的传言。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著名的探险家罗利夫.勃朗贝尔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

他来到传说的目的地美洲,从一位哥伦比亚人的口中证实了这种巨型蟾蜍的存在。

虽然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种可怕的蟾蜍,但口说无凭,罗利夫还是半信半疑,执意继续寻找。

到达哥伦比亚的一个小山村后,罗利夫向当地的村民打听100公斤的巨蟾,但从当地居民口中得到了不同版本的消息:有人说见过20公斤重的,有人说当地最大的蟾蜍也就有2.5公斤。

从传言的100公斤,到20公斤,再到2.5公斤,这个落差实在太大,更勾起了罗利夫一探究竟的决心,于是出巨额悬赏10比索购买巨型蟾蜍。

最终从一位小伙子的手中,罗利夫见到了传说中的巨蟾,但是这只巨蟾的体重却只有1公斤。

败兴而归的罗利夫带着蟾蜍找到自己的老朋友奉克哈才尔博士,经过鉴定才知道,传说中100公斤的蟾蜍其实就是巨型海蟾蜍,是美洲当地最大的海蟾蜍。

虽然没有传说中这么巨型,但海蟾蜍的体型也是非常惊人的,通常被认为是蟾蜍中体型最大的,平均体长150-175mm,体重106g。

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大体型的蟾蜍名叫Prinsen,体重可达2.65公斤,伸展开来的可达54厘米。

长得丑,但是除虫能手

海蟾蜍的长相可谓一言难尽,身体又胖又短,体表呈棕褐色,具有的不同的斑纹,全身凹凸不平布满瘰疣粒,一双吓人的大眼睛,眼睛后面是硬币大小的毒腺。

一生气,就会膨胀身体,用巨大体型来吓退敌人,也会分泌毒液。

毒液一部分来自背部,另一部分来自毒腺。

一般来说毒液是慢慢流出来的,逼急了也让会向外喷射,毒液的毒性也很强,进入眼睛或者鼻子,就会导致发炎和剧痛,甚至眼睛失明,对于抵抗力弱的儿童来说,也是有生命危险的。

尽管如此,蟾蜍对于农民来说,绝对是好帮手,尤其是种植甘蔗的农民。

在20世纪30年代,海蟾蜍是红极一时的除虫能手,用它可以有效保护甘蔗田免受害虫困扰。海蟾蜍的驱虫实验成功后,很快就被运往世界各地的产糖基地,菲律宾、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都纷纷引进这种新物种。

它的存在,为很多产糖地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年为人类保护的财产,大约有10多亿美元,因此也被称为甘蔗蟾蜍。

弄巧成拙,澳大利亚意外成灾。

引进海蟾蜍,为很多地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很多地区海蟾蜍是外来物种,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

美国、澳大利亚、加勒比海等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在这些地区中,澳大利亚是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是个神奇的地方,时不时会出现泛滥成灾的现象。

1935年,同样为了解决甘蔗地的害虫,澳大利亚引进120只海蟾蜍,但事与愿违,海蟾蜍根本吃不到甘蔗高高在上的害虫,于是将目标瞄准其他食物。它的胃口很好,什么都吃,昆虫、小型的爬行动物和啮齿动物,来者不拒,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海蟾蜍繁殖能力很强。

生孩子不分季节,配对方式非常“灵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多夫多妻,都是可行的。

产卵能力也很强,一只雌性蟾蜍最多可以产3万颗。

最为关键的是,在澳大利亚它没有任何天敌,不仅如此,它的存在,还会让那些尝试捕食它的动物死亡。

前面就已经提到,海蟾蜍是有毒的,海蟾蜍初来乍到的时候,很多捕食者试图捕食这种蟾蜍,但结果都很惨烈。

袋鼠、鳄鱼、鸟类、蛇和野狗等都因为蟾蜍的毒液而丧命,据统计,当地淡水鳄鱼的种群密度因为海蟾蜍的存在,下降了77%,很多鸟也因为吃了这种蟾蜍,飞着飞着就摔下来死亡。

就连当地的一些宠物狗,经常会因为舔蟾蜍而出现痴呆状态。虽然不致命,但会出现心跳加快、抽搐等症状,更为要命的是,狗子如同上瘾一样,看见一次舔一次,根本不吸取教训。

总的来说,海蟾蜍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严重的生物入侵灾难之一。

最后

为了解决这些蟾蜍,澳大利亚也想了很多办法。

鼓励人们猎杀,利用信息素破坏蟾蜍的繁殖;

投喂含有小剂量毒蟾蜍的香肠,以训练当地的物种明确知道蟾蜍是有毒的,不要食用;

利用蟾蜍的皮肤制造皮革进行销售。

方式有很多,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时不时,还会爆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