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礼,俗称成人礼、成丁礼,是古代男人成人的标志。那么,古代的“冠礼”是如何举行的呢?
《仪礼·士冠礼》载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到二十岁时,父亲或兄长要在宗庙中为之举行冠礼,以之作为成年的标志,详细介绍如下:
第一,筮日筮宾,以敬冠事。从早期氏族社会开始,人们在举行重大活动时均要进行占卜。接着是定期,之后才能进入冠礼阶段。
行“冠礼”也是一样,要先用占筮来决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和主持加冠的主宾。加冠地点一般放在祖庙。《礼记·冠义》曰:“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氛围如此隆重而严肃,表明冠礼是一项极为庄重的仪式活动。主宾选定后,主人要前往邀请,再用同样的礼仪为主宾选一位助手。
第二,三加,以喻其志。古代成人有特定的服装,一般是衣裳加冠冕配合成套的,且以冠为至尊。《小戴礼·问丧》云:“冠,至尊也”。因此,加冠仪式即为冠礼的重要部分,由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组成。
周朝的冠分“冕”、“弁”两种。“冕”为最贵重的一种礼冠,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戴的;“弁”的地位仅次于“冕”,分“皮弁”、“爵弁”两种。
加冠时,主宾依次把“缁布冠”、“皮弁”与“爵弁”三种冠加于冠者。冠服越加越尊贵,意在勉励加冠者有所成就。
在此过程中,主宾每次加冠都首先要向冠者致不同的祝辞,“三加”的祝辞各不相同,但都包含对冠者的劝勉与祝愿之意。告诫他们只要慎言慎行,就可以长寿、富贵。
《礼记·冠义》曰:“三加弥尊,加有成也。”《仪礼·士冠礼》也曰:“三加弥尊,谕其志也。”三者顺序不能混淆。
“缁布冠”,是普通百姓成人时戴的黑色布冠,贵族子弟在冠礼中首加“缁布冠”,既表示重古,又表示开始成人,拥有治权。
“皮弁”,是用白鹿皮做成的帽子,古人身着该服装打猎或战斗,表示保家卫国的责任与义务。
“爵弁”,是“宗庙之冠”,说明冠者自此有了参加祭祀的特权。
又因为古人戴的冠佩着衣着,所以加冠后,冠者的服饰(包括言行举止)要做出相应改变,期望冠者通过外在形象的改变强化完善内在的德性。
第三,为冠者取字。在我国古代,男子在加冠前称为“童子”,接近加冠的年龄要进行“弱冠”之礼。《礼记·曲礼》曰:“男子二十,冠而字”,实际上就是“加冠称字”。
原来在古代,每个人都有名和字。名,在人出生三个月就取定了,而字则要等进入“成人”后才取,在成人礼上制定宣布后使用。《礼记·内则》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见,成人礼也是人生中的第二次命名礼,也称字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最后,冠者还要与母亲对拜,以示成人。
在宗法制社会中,“冠礼”难免夹杂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作为成人礼,却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也弘扬博大精深的理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