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对世界彻底失望的时候,也是放弃自己的时候。
明朝的衰落,是从一个14岁少年成为皇帝开始的。
他叫朱厚熜,年号嘉靖,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
在明朝的十六个皇帝里面,他并不起眼,人们提起嘉靖的时候,关键词往往是“昏庸”、“变态”。
他当众打死了十七个大臣,他虐杀了两百多个宫女,他二十多年不上朝......
看上去,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昏君。
▲明世宗朱厚熜
事实上,他只是明朝历代皇帝的一个缩影。
原本,他不过是湖北的一个闲散王爷,与母亲相依为命,出了名的善良、孝顺。
只是一次意外,他成为了皇帝。
他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要让大明重新变得强大。
但事与愿违,大臣们只希望他做一个听听话话的傀儡,没有人在乎过他的意愿。
他连叫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声“爸爸”、“妈妈”,都成了天大的难事。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只能在这一年年的斗争中,消耗掉对待这个世界的善意。
最终,成为一个暴君、昏君,彻底让大明走向毁灭。
01
让朱厚熜彻底对这个世界失望的,是一场“宫廷政变”。
那一夜,他服下了臣下送进来的媚药,来到了自己的爱妃曹氏的宫里。
翻云覆雨过后,朱厚熜心满意足地在床上睡着了。
又是一个天下太平,长生不老,万古流芳的美梦。
▲美好的一片愿景
忽然间,一群宫女偷偷围了起来。
她们紧张而坚定地,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把它套在了朱厚熜的脖子上。
“就是死后被千刀万剐,今天我们都要杀了这个死变态狗皇帝!”
宫女们给绳子打上了结,开始用力,再用力,眼看着,朱厚熜就要死于非命了。
可或许真如后来的朱厚熜所想的那样吧,上天保佑,他命不该绝——一个宫女竟然不小心打了个死结,绳子根本没法勒死人。
此时,有人发现了宫中的异动,侍卫们赶来,把这群只有十几岁的宫女控制住。
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变,就以这样一种戏剧的方式结束了。
参与这场宫变的十八人,事后统统以凌迟的方式,被公开处刑。
此事,被称为“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的宫女们
这群宫女,年龄仅有十三四岁,正是嘉靖让人从全国搜集回来的处女。
朱厚熜的目的,是要用这些童女的经血作为药引,为了炼成“长生不老药”。
为了保持“洁净”,这群宫女只能吃桑叶、喝露水。
朱厚熜还经常会毫无理由地去鞭打这群宫女。
前前后后,饿死、鞭打致死的宫女超过了两百人,参与宫变的十六个人,也随时都可能是下一个。
与其活着等死,不如就当是为死去的姐妹们报仇吧——这或许就是那群宫女的想法。
嘉靖侥幸地活了下来。
但他的后半生,一直活在这种随时要被人杀死的恐惧之中。
他干脆搬离了皇宫,连朝也不上了,开始更加全副身心地投入到修道成仙的美梦之中去。
他开始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昏君了。
他是活该的,但这一切,又是怎么来到这种地步的呢?
02
朱厚熜,其实是被一步步逼到这个地步的。
最早的时候,他只是一个有点早熟的少年,一个独生子,一个孝顺又善良的孩子。
爸爸是分封到湖北的一个闲散王爷,是安陆城里出了名的大善人。
每次遇到水灾旱灾,朱厚熜都会跟着爸爸一起,在城里施粥赈灾。
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他要在家中守孝三年,便与母亲相依为命。
没想到,才刚刚过了两年,他的平静生活就宣告结束:他的堂哥正德皇帝死了,因为没有后代,组织上决定让朱厚熜来当这个皇帝。
对于朱厚熜来说,这是带刺的玫瑰,这是有毒的香水,这是致命的诱惑。
他没有去过那座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
但他知道,皇帝意味着权力的同时,也意味着血雨腥风、勾心斗角。
他思考很久,还是选择了动身。
当然,那一刻他其实也没办法拒绝这个“圣旨”。
▲科举考试中的皇帝(殿试场景)
还没进入京城,他就收到了来自朝臣们的下马威。
他们要求,朱厚熜进入皇城的时候,得从侧门进——这是太子进城走的路线,皇帝从来都是走正门。
不要以为,这只是走个形式的问题。
一步低头,步步低头,今天认了怂,朱厚熜这一辈子也就只能是当个傀儡了。
十四岁的朱厚熜,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纯粹的恶意。
“原来,你们都以为我只是一个孩子,以为我能任人摆布。但我想说,你们都错了”。
他决定,露出一口稚嫩的獠牙。
他拿出了圣旨,指着上面说:按照先帝的安排,我是来继承皇位,而不是当太子的,我必须走正门。
“如果不走正门也行”,
“那我就回湖北了”。
此时,镇定的朝臣们才开始正眼望向这个依旧面带稚气,却一脸倔强的少年。
他们沉默地让开了道路,目送着朱厚熜,走进这个帝国的重心,登基为皇。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乡下地方来的小王爷,注定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在往后的四十多年里,他们将不止一次地感受到这一点。
03
朝臣们的反击很快到来。
他们要让朱厚熜知道,玩阴的,你还太年轻了。
仅仅登基第六天,便有人上奏: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继承了正德皇位的朱厚熜,应该认正德的老爸为父亲。
我来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逻辑:因为皇位的继承需要一脉相承,由于正德既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朱厚熜就需要过继给正德的老爸,朱厚熜也就成了正德的亲弟弟。
这也就是所谓的“兄终弟及”。
往后,朱厚熜就得管自己的亲生父母,叫叔父、叔母了。
远在湖北的母亲,一生都可能再也见不上几次。
十四岁的朱厚熜,将成为一个彻底的孤家寡人。
为了这座皇位,他愿意做出这种牺牲吗?
朱厚熜的答案是,不愿意。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父亲死后,他便是母亲唯一的依靠了。
他将倾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保护父母。
所以,他拒绝了这个请求,而是发出了自己的旨意——我要追封死去的父亲为先皇,母亲为皇太后。
然后,这份旨意被内阁三次驳回。
▲文武百官
一时之间,朝廷上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皇帝,成员是两人。
另一派反对皇帝,成员超过两百五十人。
2vs250,怎么斗?
在经历了三年的拉扯之后,嘉靖等不下去了,他选择了硬来。
他直接降旨礼部,择日追封自己的父母,并迁父亲的牌位进太庙——一般只有当过皇帝的皇室成员才能位列其中。
此时,恰逢早朝结束,明朝第一才子杨慎,说出了那句堪称传世经典的话: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随后,两百多人浩浩荡荡地跪在了宫门之前,哭喊着朱元璋的名字,要求朱厚熜撤回命令,哭声直接传到了后宫之中。
从上午七点,到下午一点,群臣哭足了六个小时。
期间,朱厚熜派太监多次让大臣们离开,大臣们都坚决不走。
当君臣成为仇寇,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皇帝在皇宫里孤立无援,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朱厚熜选择用暴力来终结这一切。
锦衣卫出动,250人通通被捕,被施以“廷杖”,十七名大臣就这样被活生生打死。
这一天,朱厚熜向世界,伸出了一把刀。
04
那一天的朱厚熜,其实还没有彻底的绝望。
他还是努力地尝试着,要当一个好皇帝。
他想向那群大臣们证明,朱厚熜也可以让大明重新焕发生机。
那段时间,史家称之为“嘉靖中兴“。
当时,太监的权力很大,数量也很多。
据说有个“潜规则”是这样的:来京上任的官员,都会问京城的富商借几万两银子来打点太监,等到顺利上任,再想办法中饱私囊,还上这笔钱。
而在各地,那些负责监督军队和地方官的太监,更是靠着“山高皇帝远”,与贪官们串通一气。
朱厚熜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治这些太监们。
几年间,天下竟少了一大半的宦官。
留下来的,也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这段时间,也成了明朝历史上少见的,没有宦官乱政的时期。
▲明代国画胡笳十八拍图卷局部
处理完太监的问题,他又开始整顿皇亲国戚的问题。
当时的王爷们、外戚们,不但是刚刚册封时有一大笔的田地、钱财,每年逢年过节,朝廷也都会大肆封赏。
封赏土地时还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将大量的农田强行收为官田,不知道多少农民为此流离失所。
而国库,也在这肆无忌惮的封赏中,年年入不敷出。
朱厚熜首先做了一个决定:外戚不再世封,也就是爵位只传承一代,而且每年的封赏都大幅度减少。
然后,要求各级官员清查皇亲国戚们的土地,将强夺的田地归还给农民。
几年过去,国库里每年多出来的白银高达五百多万,粮草也够支用十年。
军队里那些胡作非为的宦官、坐吃山空的皇亲贵族被一扫而空,南方的倭寇也在他的决策下,一举平定。
这一刻的朱厚熜,仍然算得上是一个明君——哪怕有所瑕疵。
但另一边,他跟朝臣们的矛盾,却也一直没有停息过。
他只能是将大臣换了一个又一个,官员们向走马灯一样地,进了京城,又离开京城。
整整十七年时间,在朱厚熜耳边的声音,就是“这不行,那不好”。
他开始累了,开始选择放弃自己。既然你们不想看到我,那我就干脆躲在宫里炼丹修仙好了。
于是,就有了那些对宫女的暴虐。
他只是没有想到,那群手无杀鸡之力的小孩子们,正是他刚刚当皇帝时的年龄,竟然爆发出了一如他当初对抗群臣的勇气。
朝廷上群臣反对他,后宫里人人想杀他。
他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
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了。
05
1567年,修仙多年的朱厚熜终究没能长生不老,而是死在了病床上。
在他的遗诏里,他宣布释放那些以言入罪的大臣,宣布取消炼丹的活动。
他死后,一切劳民伤财的事,也都不要再办。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是。
历史是这样评价他的:
前期颇有作为,可以称之为“中兴之主”。
后期,却是“暴虐无道”的昏君。
今天这篇文章,也不是要为嘉靖洗白。
我只想让大家了解到,当上皇帝的那一天,他只有十四岁。
对于整个明朝来说,朱厚熜仿佛就是一个缩影。
在无知的时候成为皇帝,在与群臣的对抗中逐渐消耗,然后成为一个昏君。
纵观整个明朝,十六个皇帝里面,多的是变态、昏庸的人。
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制度的问题。
这样的制度之下,纵使是那个14岁的孝顺孩子,也注定成为昏君。
或许他的归宿,应该是那个安陆城里,无忧无虑的小王爷。
▲明代国画胡笳十八拍图卷局部
*图: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