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中的嫪毐凭借赵姬的喜爱,整日不但沉迷酒色无法自拔,行为上更是狐假虎威,把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宗亲权贵全得罪了,是实打实的大反派。
权力欲发展到巅峰的时候,嫪毐甚至妄图取秦王嬴政而代之,选择举兵造反,遭到秦王嬴政全力扼杀。最终嫪毐不但没了荣华富贵,还丢掉小命。
然而正史中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嫪毐1个假太监,在秦国除了赵姬以外,毫无根基和背景的他,真的会去造反?难道嫪毐不知道秦王嬴政能登基,把位置坐稳,才是最符合赵姬利益?没有秦王嬴政,赵姬啥也不是,而他自己更不是东西了。
《大秦赋》中,嫪毐是认为赵姬给自己生了孩子,因而自己的孩子就有继位合法性,但是先王已死多年,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个孩子不可能是先王的,也就根本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秦国替换王室,秦国赢姓会答应?要知道那时他们依旧是秦国的骨干。
相对的嫪毐只是新晋封侯,数年间积累的实力,怎么可能把赢族一锅端了,想当年田氏代齐,可是整个经过数代人努力,齐国所有要害岗位从上到下全是田族人才做到的。
没有实力还要去做如同送死的行为,嫪毐造反这件事肯定不是他个人行为,大概率就是赵姬叫他干的。而造反这件事本身,应该不是“造反”,而是一场政治清洗。目标不在秦始皇身上,而是一位权倾朝野的女子华阳太后。
秦始皇是在公元前247年登基,此时的他年仅13岁,根据秦国法律的继承原则,他不具备执政的能力,王权由太后代执。不过由于秦庄襄王死在三十五岁,秦始皇嬴政登基时的秦国后宫情况非常特殊,自己老爸的上一辈都还活得很健康。
有资格掌权的太后之位上,除了自己的母亲赵姬之外,还有父亲亲母夏太后,主母华阳太后。其中华阳太后是秦孝文王的正妻,是秦庄襄王能登基的合法性来源,所以他在太后里面权力最大,是秦国楚系势力的大靠山。
夏太后来自韩国权贵,生了秦庄襄王,代表秦国整个韩系势力,影响力仅次于华阳太后。秦始皇嬴政的亲妈赵姬作为商人之妾,出身决定他虽贵为太后,但是秦国三大太后中最不起眼的。
权力只有一份,却有3人共享,结果可想而知,三方可谓是明争暗斗不断。其中最早出局的是老二夏太后。前240年,夏太后因病去世,韩系失去靠山,韩系领头成蟜于前239年起兵造反。赵姬抓住机会,扶持男宠嫪毐领兵剿灭,进儿积累军功,并将其成功封侯。赵姬踩着韩系的尸体,成为实权的老二。
成蟜是夏太后最信任的孙子,他妈是夏太后特意安排秦庄襄王纳的韩国王族女子,当时赵姬和秦始皇嬴政尚未归秦国、生死不明。夏太后希望以成蟜制衡华阳太后。不过秦始皇嬴政的归国打乱了这一切。华阳太后扶持无依无靠的赵姬和嬴政上位,夏太后试图用成蟜登基来反杀的行动彻底破产。
韩系灭亡,太后之争就只剩下赵姬和华阳太后。前238年,也就是成蟜战败的次年,赵姬又一次发动进攻,令嫪毐发兵诛杀楚系,不过这一次她没能成功。被楚系的昌平君、昌文君带兵反杀。赵姬也因此事被迫幽禁于雍。
跟赵姬、嫪毐有交集的吕不韦也被迫卸任相职,楚系昌平君接任相,楚系在太后之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
赵姬、嫪毐的搭档看似有点滑稽,或者说是莫名其妙,但是回头想想,一个商妾出身的赵姬,在秦国政坛无依无靠,她能信任谁?不就只有身边最亲近的男宠。而且从嫪毐率部剿灭成蟜来看,嫪毐的能力也不差。赵姬为了在政治斗争中活下去,她尽力了!
至于赵姬为什么要夺权,除了自己的权力欲望外,更多的是要保护秦始皇嬴政,华阳太后和楚系在秦国扎根百年,秦始皇嬴政又不是楚系之女所生,本质上是不符合华阳太后、楚系的利益,他们有废除嬴政的潜在动机。
再而一个权倾朝野的楚系,对于帝王的秦始皇嬴政来说是威胁,而赵姬若不强势,没有母系力量作靠山,后果不堪设想。
嫪毐、赵姬当初要是成功了,可能历史书就不会把他们写的这么污秽了?赵姬就是一个为儿子不顾一切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