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墓葬,的确有些稀奇古怪,由此就有了许多猜测。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当然无法从专业的角度给出精准结论,但从一些资料和网友们的讨论,说得越来越离奇,就忍不住也过来说说。通过分析各种说法,从中得出一些看法。是不是对,只供各位参考。
先交代一下“龙袍干尸”背景资料:
2006年5月,某施工队在北京石景山意外挖掘出一个古墓葬,这个墓葬有一具干尸,长为1.73米,身穿的衣物保存良好。经考古专家王亚蓉团队对墓葬品的剥离修复,得到随葬纺织品31件,其中干尸身上剥离下来的衣服7件,重要衣物有一件麒麟补服、一件绣有25条龙的蓝色龙袍、一件随葬的云锦工艺蟒袍;还有官帽、靴子、纯棉内衣裤、吉服带、丝绵被褥等。
问题就出在这具干尸的身份上。根据明清官服体制,麒麟补服为一品武官服饰,蟒袍为亲王服饰,龙袍为皇帝专用。而此墓葬棺椁头上的文字记载却是“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吾黄公之灵柩”,根据墓碑书写规则习惯,可以看出此墓主人叫黄?吾,只是一个任中宪大夫的清朝官员。
中宪大夫,在清朝属四品官员,清朝的正四品相当现在的副省级,副四品相当正厅级,正四品比一个省辖市一把手职务还要高一些。这种官员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虽然不算大,但要真正找起来并不难,因为这种官员是会有历史记载的,即便官史里没有找到,那民间各种地方志书族谱里是一定会有的。因为一个小地方,古代一个九品末流官员,也是一种荣耀。
可惜,搜遍文史各个角落,也没有这么一个人,由此才让这个事情神秘怪异起来。
此墓奇怪的地方还有很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从干尸衣着来看,此人身份复杂怪异。清朝四品文官补服为鸳鸯图案,此人外穿却是麒麟补服,此乃一品武官补服;更令人惊奇的是里面还穿有四爪蟒袍,这是亲王级别才能穿的官服!还有让人惊掉下巴的:棺内还放着一套五爪龙袍!!
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人身份从四品到一品到普天之下的极极品!他到底是个啥?
2、如果真有这么尊贵的话,按照清朝官员墓葬,就应该有墓室、墓志铭,甚至有地面建筑。但此人只有一具棺材被白膏泥和木炭包围,异常简陋,看起来就是一个平民的墓葬。
3、据考证,此墓为康熙年间下葬,此时清朝对中国疆域的统治已经几十年了,此人头顶有清朝那种发型剃发的痕迹,却又在脑袋上留了发髻,有点像道士,也有点像明朝发型,有些不伦不类。
4、此人左脚有六个脚趾头,让许多考证其身份的人们浮想联翩。
5、“黄?吾”的名字很古怪,很可能是假名,因此翻遍史书也没有一个这样的人。“黄?吾”谐音是“皇黜吾”,意思可以理解为“皇帝罢黜了我”,有人认为应该翻过来理解,就是“我罢黜了皇帝”,我要称帝。
这个人可能是谁呢?
墓里的这些无厘头怪事,让按部就班系统精准的考古专家们也傻了眼,这到底是是个啥货色呢?于是有了很多猜测,有人说是康熙的废太子胤礽,有人说是多尔衮,还有人说是康熙八子胤禩,也有人说是朱三太子,甚至有人说是神秘“驾崩”的顺治皇帝。
因为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有神秘的传说,死因和埋葬也是迷雾重重。那么这些猜测有一个靠谱的吗?时空通讯认为都是瞎扯,没有一个能挨上边,因为上述几件怪事就能够完全排除上述每一个人。
首先说说废太子胤礽。
胤礽是康熙第二子,全名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出生,刚满周岁就被立为太子,自幼聪慧好学,长大后文武兼备。可惜由于太子当久了,老接不了班,内因外因就生出许多事来,两次被废太子位,在软禁中于1725年1月27日郁郁而终,终年51岁。
如果按照这个“黄?吾”干尸随葬衣物,看起来到有点像胤礽经历,当过太子,储备皇帝,又被贬为庶民,后又封为亲王,那一套套衣服看起来对得上,但怎么说也没有个四品中宪大夫。而且胤礽被废虽然受了些折磨,但一直得到康熙和雍正的善待,死后被追封硕理亲王,以高于一般亲王规格安葬于黄花山(现在的津蓟县)。其子女皆被封为亲王、郡主。
因此可以看出,胤礽虽然被贬,也依然有着皇族华贵,并享受着死后哀荣,怎么能是石景山龙袍干尸那般混乱、寒酸和简陋呢?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其次说说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弟弟,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不是他,明朝就没有这么快被灭。他在辅佐皇太极时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皇太极突然驾崩后,没有立皇储,在派系竞争中,多尔衮曾有自行过上位打算,但经过权衡觉得得不到广泛支持,条件不成熟,于是转而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这就是庄妃之子,顺治皇帝。
多尔衮从此成为辅政大臣、大将军,随后权势一路攀升,最后成为“皇父摄政王”。清朝利用明朝内乱之机,推行满汉一体开明政策,招降纳叛,最终消灭了明朝,定都北京,最终取得了全国统治权。期间,多尔衮在军事外交,治国理政等重大决策和执行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随着多尔衮权势的攀升,也树立了许多政敌。
1650年11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时跌落马下摔伤,于12月31日不治身亡,时年38岁。顺治帝闻讯震悼,亲率百官出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回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
但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就开始弹劾历数多尔衮大逆不道的罪状,仅死后两个月,就被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多尔衮从荣耀顶峰跌落谷底,其势力顷刻瓦解。这是清廷政治斗争的结果,多尔衮为清廷立下的赫赫战功是无法抹杀的。
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1778年,乾隆皇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平反,重修坟茔,恢复封号。至此多尔衮依然是清朝的功臣和祖宗,受到尊崇。如此一个人物,怎么可能是那样一个简陋的坟窟呢?他可以正儿八经地穿上高于亲王规格的服装,还需要穿上一件一品武官的服装,甚至在棺材外面弄一个四品中宪大夫的名头?
也有人根据龙袍干尸有六个脚趾头为例,认为多尔衮后代中的第六第七代,就要六脚趾出现,由此认为多尔衮祖上有六脚趾遗传,因此认为多尔衮也可能是六脚趾。但即便多尔衮真是六脚趾,有六脚趾的尸体就是多尔衮吗?由此推论,现在有六脚趾不都是多尔衮或那龙袍干尸之后了?纯属瞎咋呼。
第三,说说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是康熙皇帝的第八子,雍正皇帝的异母弟弟。胤禩自幼受到康熙宠爱,少年就受到重用,17岁受封贝勒,是所有皇子中最早受封的。但坏就坏在此人野心太大,在胤礽被废太子位后,一心相当太子,做了许多蝇营狗苟下三滥的勾当,由此引起康熙厌恶。
但这个胤禩不思悔改,还一直在搞小动作,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当康熙临终指定其四哥爱新觉罗·胤禛接班,成为雍正皇帝后,他虽然五雷轰顶,但依然死不悔改,还拉扯着一些兄弟弄雍正的小动作。雍正刚上位权利未稳,就忍耐着利用他了几年,待自己位置坐稳后,就开始收拾他,把他和他的党羽一概拿下,拘禁起来。
雍正为了表示对他的不齿和愤慨,将他名字改为“阿其那”,就是“猪狗不如”的意思。他在狱中很快死亡,史料记载为呕吐而亡,有人认为是被毒死。
死后其墓地有两种说法,一是根据其子弘旺所书《皇清通志纲要》记载,在当时的热河石洞沟左山之阳,现在的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石洞沟;还有一说为北京八大公村,现在的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
这样一个人物,怎么可能是那种墓地呢?当时他死时埋葬应该在严密监控下进行,即便有其亲属或死党偷出其遗体“厚葬”也不可能这样的葬法吧?而且这个胤禩也被乾隆平了反,就是1778年在给多尔衮平反的同时,认为他这个八叔没有大逆不道的证据,恢复了名誉和爵位,这样就更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墓了。
第四,说说朱三太子。
这个人物有些虚构,比较复杂。传说中的朱三太子,实际上是清初时,民间利用其反抗清廷的一个旗号。全国曾经发生过十多起朱三太子举事事件,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扬起隆谋反。他利用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借机在京城率众起事,谋反失败后扬起隆逃脱不知所踪,也有说1680年在陕西凤翔被捕杀害。
其实真正的朱三太子一般认为是崇祯皇帝的四皇子永王朱慈炤。崇祯共生七子,其中的二、六、七子早殇,剩下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焕。因此朱慈炤在留下的几个皇子中位列第三,而位列第四的朱慈焕5岁时就夭亡。
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打入北京后,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死前,重男轻女的他先杀死了几个女儿,将几个儿子分别藏于公卿贵族家中。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没有杀死这几个皇子。清廷入关后,太子朱慈烺投靠外公周奎,被周奎献于清廷,被清廷以假太子为名杀害。
崇祯的另外两个儿子被败退的李自成军带走,三皇子朱慈炯在混乱中走失,不知所踪,这或许也是民间常打着朱三太子名义反清复明的一个原因。
但真正排在第三位的朱慈炤,被一位李自成部下姓毛的将军带到民间乡下,隐姓埋名种了一年地,后来因清廷严查“流寇”,毛将军丢下朱慈炤逃走,只有十几岁的朱慈炤只得流落民间。后来遇到一位前朝胡姓官员,念及皇恩,收留了朱慈炤,并将其改名王士元,倒过来念就是“原是王”的谐音,并将女儿许配于朱慈炤。
从此朱慈炤过上了平淡且安定的生活,甚至还娶了妾。他以教书为业,生育了六子三女。虽然他对自己身世守口如瓶,从不透露半分,但给儿子取名还是忍不住别出心裁,以“和”字排辈,最后的名都是带有“土”部怪字,由此引起一些人猜疑。后来有一个叫“一念和尚”的率众起义,打着他的旗号反清复明,由此他在75岁时被捕,虽然他坚称没有参与任何造反活动,但他承认了他是皇子身份,由此被处死,全家老小无一漏网,全被灭绝。
这样的“朱三太子”死法,各位觉得会有这样一个墓出现吗?那些各路打着“朱三太子”起义的被捕受刑而亡,这种死法和葬法是不可能的,朱慈炤的死法也不可能这样安葬。那么失踪了的朱慈炯呢?如果他真的隐匿民间默默死亡,即便下葬也没必要把自己成个不伦不类吧,既然都敢放上龙袍,何必穿上什么一品武将的军服,还在棺材上刻上个“中宪大夫”的名头?这岂不有违其高贵身份?
最后说说顺治帝。
顺治帝的名字叫爱新觉罗·福临,是皇太极第九子,康熙的父亲,大清的第三位继承人,开国第二位皇帝,清朝第一位坐在北京当皇帝的人。顺治帝6岁登基,在其母孝庄太后和多尔衮辅佐下,攻克了明朝首都北京,继而完成了全国统一。多尔衮死后,他乾纲独断,重用汉官,推行宽松招抚政策,缓解了统治初期的民族矛盾,澄清吏治,为清朝统治的巩固和确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但其也有一些特异的秉性,特别是它尊崇佛教,有剃度出家倾向,被民间传得沸沸扬扬。他曾封天主教教士汤若望为正一品光禄大夫,并以禅门师长礼待和尚玉林通琇,自称弟子,再三要求其给他起一个丑些的法名,玉林通琇推脱再三不准后,给他起了个“痴”字,由此顺治帝法名“行痴”。
当爱妃董鄂妃因病去世后,福临痛不欲生,要求玉林通琇徒弟茆溪森为他梯度成为光头天子,决心出家。玉林通琇奉诏进京获知后大怒,架起柴火要烧死徒弟茆溪森,并力劝福临要以众生为念,切勿行此乱国害民之事,福临才暂时打消出家念头,由此也救下了差点被烧死的茆溪森。
后来民间传言,福临还是出家了,才有人认为这个龙袍干尸是福临。其实福临是1661年,也就是他当皇帝18年后的正月初二,因其安排太监吴良辅出家为僧时,亲临闵忠寺观看出家仪式而染上天花,到了初七晚上就不治身亡了。
死后遵从顺治帝的心愿,按照和尚死后的规矩,由再次进京的茆溪森主持了遗体火花仪式。火化后的骨灰罐安葬在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这就是顺治帝的一生简介,各位看官觉得这样的顺治帝会埋一个这样不伦不类的墓吗?
这不是那不是,这个墓到底是谁的呢?
其实,并不像许多人猜测的那样,史料中完全没有这样一个人,专家们经过一番努力,在翻阅了大量史料后,还真的找到一个叫“黄拙吾”的人。大家注意,此人是叫“黄拙吾”而不是传言的“黄?吾”,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哈。
协助解开这个秘密的是素有学者神探之称的赵成文教授。赵教授是著名刑事相貌专家、痕迹考古专家,为中国刑警学院教授。他不但在刑侦痕迹界,还在考古界、恢复古人相貌,甚至解开百慕大之谜等方面颇有建树,长沙马王堆汉墓主人、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的容貌、举世闻名的铁板河女尸木乃伊“楼兰美女”都是这位教授妙手回春的。
为了侦破这个古人之谜,赵教授受邀亲临发掘实地现场勘查,他详细检验了干尸状态,复原了干尸样貌,得出干尸死亡时年龄为50岁左右,是一位儒雅的文官形象,而且推断其死亡时间在深秋,其生前遵守了清朝剃发易服制度。
众多专家根据这个推论,在翻阅大量资料基础上,确定了此人历经明末清初官场,是一个四品文官,中宪大夫,在清朝为官时,不得已剃发易服,但心有不甘。为官期间因其工作有所建树,得到皇帝赏赐的一品“麒麟补服”和“五爪龙袍”。
检验结果为黄拙吾为病死,临终前卧病在床水米未进,死后家人为了慰藉他对前朝的留恋,给他头顶梳了个发髻,让其带着汉族发式入葬,并将他生前获得的赏赐官服随葬,仅此而已。就像变魔术,神秘解开就这么简单,原来大家的胡思乱想都是扯淡。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