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去的桥
对于桥梁设计师来说,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设计一座能够抵抗恶劣环境的大桥,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对于这一点,乔卢特卡大桥的设计师是成功的,他设计的大桥在飓风米奇袭击下依旧屹立不倒,并且以接近完美的状态幸存了下来。
对于任何桥梁来说,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建筑成就,然而对于乔卢特卡大桥来说,这却有些尴尬,因为在飓风米奇过境之后,暴风雨使得桥下的河水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而原来的大桥位置现在却成了一片平地,这也使得它失去了用途,因此这座大桥又被称为“无处可去的桥梁”。
乔卢特卡大桥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地区,这里经常会遭受飓风的袭击,飓风其实相当于我国的台风。所在修建乔卢特卡大桥之前,当地政府就知道这座桥会面临极端气候条件,为此它们找到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专家来建造一座可以承受任何飓风的桥,而建筑专家也不辱使命,在1996年时成功建造了这座桥。
然而没想到的是,1998年时,飓风米奇登陆洪都拉斯,这场飓风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世界气象组织规定,飓风的名字根据飓风命名表依次使用,但如果某一场飓风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那么该飓风名字就会被除名,永不再使用。飓风米奇就是一个被除名的飓风,由此可知它的破坏力有多强。
飓风米奇在1998年10月22日在西加勒比海形成,由于当时的海洋条件非常适合飓风的发育,因此飓风米奇的强度达到了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最高的五级状态,之后横扫了整个中美洲地区,其中洪都拉斯的乔卢特卡经历了最大的降水袭击,当地降水量达到了912毫米,而要知道的是,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全年降雨量不足800毫米。
在10月29日到11月3日,飓风米奇几乎停留在了中美洲地区,给当地带来更严重的降雨,根据非正式报告,当地的降雨量高达1900毫米。
这场飓风给当地带来了严重当地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截止到1998年底统计,当地有1.1万人死亡,1.1万人失踪,洪都拉斯的150座桥梁被摧毁,许多道路被冲垮,房屋、建筑物被摧毁地不计其数,导致了约270万人无家可归。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风暴之下,乔卢特卡大桥依旧保持了原来的样子,但由于暴雨导致了河水不断冲击着河道的一侧,并将泥沙不断堆积到另外一些,从而导致乔卢特卡河改道。
所以在洪灾之后,当地人们就发现虽然乔卢特卡大桥还在,但是河已经跑了,这座桥也成了“无用之桥”。
亚马逊河为什么不能修建大桥
乔卢特卡大桥的存在,直接证明了亚马逊河流为什么无法修建大桥,那就是亚马逊河流实在是太容易改道了。
如果说乔卢特卡河流的改道是因为百年不遇的飓风所导致,那么亚马逊河经常改道就是因为当地全年降雨量变化大。在雨季时,亚马逊河流的水位会升高20米左右,河道宽度增加40米左右。
不仅如此, 亚马逊地区地势低洼,土壤松软,在雨季时暴涨的河水会不断冲击着河道的其中一侧,而淤泥又会聚集在另外一侧,从而使河道改道。据当地人介绍,亚马逊河会在10年内改道4次,甚至更多。
频繁的改道使得人们难以确定桥梁的位置和长度,因此才没有修建大桥。否则就会像乔卢特卡大桥一样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成功之后又没有什么用途。
总结
其实我国黄河在过去也经常改道,民间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
频繁的改道也使得大桥难以修建,或者修建后很快失去用途。而现如今通过定期清淤,加固河堤,以及水库、水坝对洪水的调节,才使得黄河轻易不会改道,横跨在黄河之上的桥梁才避免了像乔卢特卡大桥一样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