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朝廷政治腐败,关中地区氐、羌、卢水等少数民族爆发起义,关中烽烟四起。此外饥荒、疾病流行,关中六郡民众被迫亡命他乡。据《华阳国志》载:“略阳、天水六郡的李特及其弟庠、阎式、赵转徙肃、何巨、李远等,及氐叟、青叟数万家,以郡土连年均荒,就谷入汉川。”
当时,汉中根本无法安置日益增多的外来流民,因此流民百姓纷纷上书请求寄食于巴、蜀。
朝廷派出侍御史李苾前往慰劳并监察流民,防止他们进入巴、蜀。但事情却出了岔子,据《资治通鉴》载:到汉中后,李苾收受流民贿赂,上表称:“流民十万余口,非汉中一郡所能振赡;蜀有仓储,人复丰捻,宜令就食。”朝廷竟信以为真,于是巴、蜀地区瞬间聚集了来自梁、益等一带的流民
期间,李氏兄弟充分显示出自己杰出的治国才能,其中,要数李庠的才能名列头筹。据《晋书》载:“有疾病者,(李)庠营护隐恤,振施穷乏。”又《晋书·李流》载:“廞之使(李庠)和部众也,流即招乡里子弟,得数千人。”赵遂任命李庠为部曲督,李庠治军有方,很快使以巴氐人为中坚的部落武装的战斗力大增。如李庠刚组建好队伍,就被赵遂派去和汶山的羌人作战,没几下就平定了羌、胡的械斗,李庠因此而被封为侯。
李氏兄弟得到流民的拥戴,为其后代称雄巴蜀奠定了基础。
贾后被废,赵王司马伦开始执政。赵廞十分害怕受“贾后案”牵连,开始有异心,又以为有李庠为首的流民部落作为后盾,就处死内史耿藤、西夷校尉陈总等人,在益州称王。
但是,李庠声望和威信也让赵廞害怕,就依葫芦画瓢也将李庠杀了。庠死后,李特接过其位,亲率流民攻下成都,将赵廞及其手下全部赶走,并随即派李基前往洛阳陈述赵廞数条罪状,成为朝庭的功臣。据《资治通鉴》载:“初,李特至剑阁,太息曰:‘刘禅有如此地,面缚于人,岂非庸才耶!’闻者异之。”
很快,朝廷不仅任命罗尚为益州刺史,还下召遣还流民回乡,目的就是想制衡李特。
李特深知朝廷早已对自己雄据巴蜀之意有所了解,流民一旦被遣回乡,自己的下场将和弟弟李庠的一样。
于是,李特立即通过厚礼贿赂罗尚、辛冉等人,可是这些人还不知足,趁机袭扰流民,当然,这一切都在李特等人的意料之中,他早已做好了准备。据《资治通鉴》载:“特安卧不动,待其众半入,发伏击之,死者甚众。杀田佐、曾元、张显,传首以示尚、冉。”
接着,李特创建了政权,改元“建初”,任用的官员多数是其兄弟子侄,可见这个政权基本以巴氐人为基础。
公元303年,李特及其弟李流相继去世,特子李雄继领部众并攻下成都,据有益州。据《晋书》载:“(西晋)永兴元年(304年)僭称成都王,赦其境内,建元为建兴”。306年,李雄称帝,改元晏平,国号大成,后李寿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
李雄占领成都,具置百官,初步建立起成汉的官吏体制,并被后世沿用。为巩固政权,得到流民和益州人民的拥护,十分注意少征调徭役。据《华阳国志》载:“其赋男丁一岁谷三解,女丁一解五斗,病者半之。户调绢不过数丈,绵不过数两。事少役稀,民多富实”。
随着成汉政局的稳定,生产有所发展,社会秩序安定,据《华阳国志》载:“至乃间门不闭,路不拾遗.狱无滞囚,刑不滥及”
巴蜀地区出现了安定和平的局面,在十六国相继割据的纷扰时代,各地民众纷纷逃往蜀地避乱。此外,李雄还对远道投奔的人给予优待。
永和三年(347年),成汉被桓温所灭。成汉历五主,共四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