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北朝民族政权为何重视儒学?

西晋后期,爆发了历时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期间,中国的北部、四川一带先后出现很多地方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

总的说来,这些地方政权存在的时间都比较短暂。在国力规模上,除后赵、前秦一度较为强大外,其他各国基本处于动荡纷争之中。

由于战事频繁,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互相交织,使各少数族和汉族人民,蒙受空前的灾难。

北方十六国立国之初,文化落后、财富匮乏,但在发展过程中与东晋则不相同,官方教育系统不断完善,中央置太学,地方设郡学,且民间求学之风盛行。

不管是官方或私人开设的学校,其教授者均称作博士。据《北史》载:博士凭借丰富的学识,将教书作为职业,讲诵之声道路不绝,生徒不远千里负笈追师,入闾里之内,乞食为资,憇桑梓之荫,动逾十数。如包恺,聚徒教授者数千人;房晖远,恒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更为难得的是,他们仍坚守汉代经学领域。

很多少数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也支持这种经学。

汉赵的刘渊,从小跟随经学家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春秋左氏传》,深通汉代经学,还博通子、史。其族侄刘耀在位时,还在首都修建太学和小学,选百姓年十三至二十五中可教者一千五百多人,让通经宿儒加以教育。

前燕慕容皝,也建立学校,招收学生千余人,他还亲自“每月临观,考试优劣”。

前秦苻坚,从小便好学,即位后兴太学,选通经学者为博士。据《晋书》载:“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此外,他明确坚持儒学的正统,“禁老、庄、图谶之学。”曾对博士说,其目标就是要继承汉武帝、汉光武帝尊崇儒学的传统。

后秦君主姚兴,虽是羌族出身,却也在首都长安立太学,请通经的名儒传授经学,从各地赴学的学子达到一万几千人。

据《晋书》载:一次,洛阳出了一位讲学很受学生欢迎的名儒,关中的很多学生也想去洛阳学习。可当时洛阳还不属于姚兴的管辖,限制进出关。姚兴给守关的军官下了命令说:“诸生咨访道艺,修己砺身,往来出人,勿拘常限。”于是学者们都受了他的鼓励,后秦的儒学风气更浓了。

后赵石勒,以残暴著称而且还不识字,但是在他即位后也建立了太学、小学,还亲自主持考试,奖赏经义学得好的学生。

北方少数民族出身的君主们奖赏儒家经学,设立的太学和小学,所教的学生除汉族学生外,还有他们本族的贵族公卿的子弟。

不难发现,他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统治辖区内的汉族人民,同时也为了获得统治者需要的人才加强和汉族上层合作。

从另一方面来讲,当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十六国民族完全融入汉族后,又给汉族注入大量新鲜的血液,汉族从中汲取了他们物质、文化的精华,丰富了自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