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事变为何东北军一败涂地?

九一八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此后还有一场热河事变,标志着我国东北地区的全面沦陷。热河事变时,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惨败于日军和伪军,失去了洗刷九一八事变耻辱的最好机会。

热河省,想必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它是民国时期东北的一个省份,后来取消了。当时的热河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辽宁、河北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东北和华北之间的交界。热河事变后,我国东北地区全面沦丧,日军开始侵略华北地区。张学良决意抗日,东北军也是同仇敌忾,可他们依旧惨败。

一、汤玉麟吃饱就走,不愿抗日

热河事变有一大主角,他就是汤玉麟。汤玉麟是东北军的元老之一,有“虎将”的称号,还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可是这对义兄弟的关系后来越来越差,汤玉麟甚至还自己拉起队伍,反对张作霖。

不过汤玉麟两次救助张作霖,两人后来又和好了。张作霖也许是为了稳住汤玉麟,就提拔他做热河省的主席,算是封疆大吏了。

上任后,汤玉麟只顾着搜刮钱财。为了找钱,他甚至挖人祖坟,还强迫热河的百姓种植鸦片,种种行径令人不齿。不过毕竟手握军队,所以张作霖也是忍着他。

热河事变爆发后,汤玉麟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召集高级将领商讨抗日事宜。可是接下来,汤玉麟的部队和一些热河的友军相继逃跑,汤玉麟见自己拉不起队伍,抗日的心也散了,于是带着自己搜刮的民脂民膏,也开始逃跑,热河很快就全部沦陷。

热河守军都不愿坚守,热河能不丢吗?

二、东北军内部派系多,将帅不和

东北军十分强盛,是民国时期的军阀队伍中,很具有战斗力的一支。可是东北军脱胎自北洋军阀,其内部派系还是很多的。由于都是地方军阀,所以如汤玉麟这种拥兵一方的高级将领,在东北军中都有很高的地方自主权。

高级将领拥兵自重,是张作霖在世时,都头疼的问题,年轻的张学良对此,头更大了。事实上,东北军的许多老臣子,根本不服张学良,汤玉麟这种军阀头子更加看不起张学良。

毕竟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实在太不如人意,还让整个东北军不得不离开了老家和多年辛苦经营的地盘。所以张学良与汤玉麟等东北军老臣之间,是将帅不和的状态。

将帅不和,东北军内部指挥难以统一,又要如何同心同力地抗日呢?事实上,张学良也不信任汤玉麟,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向南,边打边撤。为了抵抗日军,张学良让另外一位老臣张作相接替汤玉麟。可是汤玉麟既然在热河做土皇帝,哪里是张作相说顶替就能顶替的。于是张作相无法接管热河,汤玉麟又不坚决抗日,热河自然保不住!

三、蒋介石不积极抗日

国民政府在北伐战争胜利后,就在名义上取得了全国的统一。对于北伐的完全胜利,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张学良率领全体东北军,代表东北三省宣布易帜,加入南京国民政府,拥护全国统一。

所以张学良胸怀民族大义,当日军侵华后,他向南京方向表明了自己坚决抗日,打回东北的决心,而且很重视热河事变,力求在此次事变中获取胜利,既阻止日军继续侵犯东北,也想借此打回东北。

可是当初深明大义,支持蒋介石的张学良,在日军侵华后,却和蒋介石步调不一致。蒋介石认为心头大患不是日军,而是八路军,先除内患,然后再驱逐外敌,是他的基本方针。东北军是国民政府军之一,蒋介石是国军的最高领袖,可是最高领袖都不积极抗日,东北军自然难以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

可以说,蒋介石的不积极抗日,也是导致热河事变,东北军惨败溃退的重要因素。如果蒋介石坚决抗日,日军不免有所顾忌,而东北军也能得到后方和友军的有力支持,何至于一战既退,一退再退,狼狈败退呢?

东北军之所以在热河事变时遭遇惨败,实在是因为东北军,乃至整个国民政府内部的步调不一致,抗日不积极。张学良虽然高呼抗日,也确实有心抗日,可是他作为一位年轻的领袖,实在是难以带领派系林立的东北军,也难以获得同样军阀内斗的国民政府的支持。所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张学良心疼也无济于事!

热河事变后,侵华日军全面占有东北,抗日战场由东北转向华北,抗日局势越发艰难。热河事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打击了中华民族的意气,也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华史上的一大屈辱。不过打不倒的中国人依然在热河等日军占领区,坚持进行抗日活动,始终没有放弃,直到抗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