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光年之外回望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称帝的盛况吗?

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登基盛况没有人亲眼目睹过,但可想而知必然是空前绝后的。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看到秦始皇登基称帝的盛况?

时间是一条单行线,它只有一个方向,只能是一往直前不能后退,穿越时空一直都是科幻领域的常客。那么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登基盛况都是过去式,只有掌控了时间,才能跨越时间回到过去。

目前科学上唯一支持穿越时空的就是爱因斯坦的虫洞理论,专业一点可以称之为“爱因斯坦罗森环”,穿过虫洞意味着穿越了时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内容是时空弯曲,而引起时空弯曲的是质量。因为时空弯曲的存在让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点链接到一起,那么穿越这个点就意味着穿越了时空。

当然目前虫洞只是爱因斯坦预言的时空结构,尚未在宇宙中发现它的身影,况且即使真实存在,要想穿过虫洞跨越时空仍旧困难重重。但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秦始皇的登基盛况或可以通过其它办法来实现。

认识光

清晨醒来一缕阳光铺洒在脸庞上,感觉暖洋洋的,这就是光,由太阳发射出来的自然光,跨越1.5亿公里的距离来到地球,照射到你的脸庞上。在黑暗的屋子里打开电灯,瞬间亮如白昼,这是因为光充满了整个空间。如果把灯光关闭,会瞬间陷入黑暗中,因为此前的光子都被吸收。

光既是波又是粒子,具备波粒二象性,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可以把光看成是一份份能量构成的,也就是常说的光子,它们可以在宇宙空间中永恒的存在,除非被其它物质所吸收,否则可以一直飞行下去。例如宇宙背景微博辐射就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一抹余光,它跨越了时空一直到今天在宇宙中仍然留有痕迹。

光速太快,是宇宙中速度的极限,真空中光速可以达到30万公里每秒,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光子一秒钟可以绕地球七圈多,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然无法感受到因为速度而产生的延迟现象。

例如阴雨连绵的天气既打雷又伴随着闪电,其实雷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往往都是先看见照亮夜空的闪电,隔段时间后才会听到雷声,就是因为音速在地球范围内并不算大,标准状况下15摄氏度的大气中声音速度大约是340米每秒,在地球上自然可以体现出差异性。

例如在宇宙深空中光速就并不显眼了,在广阔宇宙中有的时候感觉光速真的很“慢”,人类目前飞行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大约是225亿公里,光速飞行一个来回大约需要40个小时,在这里就可以体现出因为速度体现出的延迟性。

人类如何看见这个世界?

要想看见一个物体,首先必须要有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或者说光子被视网膜接收到,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在大脑中成像。关键点在于眼睛接收到光子,这些光子可能是物体反射而来或者来源于宇宙深空。

我们看见太阳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我们的眼睛,但光也是速度的,它从太阳表面出发飞行1.5亿公里的距离,大约需要8分钟20秒左右才能到达地球,换一句话说我们此时此刻看到的太阳是八分半钟以前的太阳,如果此时此刻太阳发生爆炸,我们也只能在在八分半钟之后知道这个信息。

换个角度来想,如果秦始皇登基时刻反射的光,它们会不断地向宇宙深空中飞行,如果没有被其它物质所吸收,这些光子就会一直飞行下去,如果此时此刻站在距离地球2242光年远的天体上望向地球,看到的就是地球的过去,时光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登基的时刻。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站在我们的地球上夜晚仰望星空,全天肉眼可见的星星大约有6000颗左右,它们全部都是银河系内距离我们几光年至数百光年不等的恒星,我们肉眼只能看见繁星点点。如果说这些恒星周围的行星,那肉眼就很难看见了,甚至科学家用专门的系外行星探测器搜索这些行星,都只能通过其它办法来发现它们。

例如行星绕恒星公转,就无法避免的周期性遮挡恒星光线,通过记录统计恒星的光变曲线,就可以确定这颗恒星周围的行星运行情况。而此时要想看到地球上曾经秦始皇登基的盛况,那么前提条件很苛刻,拥有足够精确的观测设备,也就是口径足够大的望远镜。

总结

在2242光年外的天体上回望地球,当不考虑技术因素的前提下,理想状态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况,但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