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小小个体不足2克,但奈何数量较多,物种总重量却不容小觑。未来地球上如果发生灾难出现粮食危机,那么最可能的替代食物就是南极磷虾,不为口感不为营养,只因为它们的数量足够多。
因此很多人把南极磷虾称之为海上黄金,它是人类尚未大规模开发的渔业资源,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捕虾”大军。
磷虾在生物学分类上是磷虾科-磷虾属下的成员,外形似虾但却不是虾,平常所食所见的虾都是“十足目”下的成员,而南极磷虾是“磷虾目”下的成员,生物学分类上亲缘关系较远。
南极磷虾从其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主要分布在南极的水域,围绕着南极大陆来分布,从目前的探测情况来看,大西洋海域靠近南极大陆的区域南极磷虾密度较高。
南极磷虾到底有多少?
南极磷虾全球分布保守估计储量值在6-10亿吨,这是什么概念哪?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每只磷虾不足仅仅几克重,长度在60毫米左右,但是数量非常多。
全球人口总数量是70亿(非最新数据),如果把每个人的体重按照70公斤来计算的话,那么全球人类的总重量在4.9亿吨。这种计算方式已经把参数最大化,人类总重量达不到4.9亿吨,毕竟有儿童、婴儿、女性的重量远不及70公斤。而小小的南极磷虾总重量竟然比人类总重量还要多。
南极磷虾是以集群方式生活的,统计个数很难,但在最密集的地方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米1-3万只左右。成年后磷虾在60毫米左右,主要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为食物,如果不被捕食可以活6年左右。从生物质能来说,南极磷虾是目前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同时也是唯一人类尚未大规模开发的渔业资源,未来值得期待。
每年南极磷虾被消耗3亿吨,人类真的那么能吃?
这里要强调一下,3亿吨的数据只是推测出来的,同时也并非全部都是由人类捕捞的。南极磷虾的渔业开发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经过多个阶段,有多个国家参与捕捞。
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苏联和日本大量捕捞磷虾,每年的磷虾捕捞重量在50万吨左右。随着发展进入90年代,多个国家参与进来进行南极磷虾捕捞,例如智利和波兰等。到达本世纪,像中国、美国和韩国等也开始南极磷虾捕捞。
像在2019年我国就新下水了一艘南极磷虾捕捞船“深蓝号”,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南极磷虾的第二捕捞国,但和智利相比较相差仍旧很远。例如在2017年我国南极磷虾的捕捞量在6.5万吨,而人类年平均南极磷虾捕捞量在25万吨左右。
其实人类捕捞的南极磷虾可以说是九牛一毛,虽然说法很夸张,但事实的确如此。真正吃磷虾的是须鲸、海狮、海豹、企鹅和海狗们,不要小瞧了这些动物,磷虾主要都是被这些生物所捕食了,人类吃磷虾还是很少的。
须鲸是体型最大的一类鲸鱼,生物学分类上是须鲸科-须鲸属下的成员,共有15种,其中典型的如蓝鲸和灰鲸等。例如蓝鲸的主要食物就是磷虾,一只成年蓝鲸每天就能吃掉4吨左右的磷虾。科学家认为每年至少有4000万吨南极磷虾都要被须鲸所消耗,如果再加上海狮、海豹等,每年3亿吨磷虾被消耗还是可以理解的。
南极磷虾每年都要被消耗将近一半,为何生存毫不受影响?
南极磷虾预估的总量就在6.5亿吨左右,而每年都有3亿吨磷虾被消耗,是什么让它们如此顽强可以保持总体数量的稳定?关键就这几点:
首先是南极磷虾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每次产卵数量非常多,平均在10000枚左右,籽虾大家应该都吃过,想一想这1万枚卵好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其次繁殖次数还比较多,成熟后的南极磷虾每年的1-3月份会进入产卵期,而每只雌性磷虾在产卵期都可以至少产卵5次。那么计算下来一只雌性的南极磷虾一年内可以产下5万枚卵。
当然南极磷虾的优势并非仅仅是能生,而是能活。能生的物种有很多,例如网红动物翻车鱼,它的一生都在“翻车”,翻车鱼每次可以产卵3亿多只,但最后真正“长大成人”的也就30多只。
但南极磷虾不同,成活率非常的高,主要是磷虾的独特生长过程在起作用,例如南极磷虾的卵刚被产下后会逐渐的坠落至深水区,已经能逃出了南极磷虾天敌的活动范围,因此它们可以安静的孵化并且健康的成长,而随着成长过程,它们逐渐的自下而上回到祖辈生活的地方,这个时候它们已经成熟具备繁殖能力了。
南极磷虾的繁殖周期短、成长速度快并且成活率高,这些优点让南极磷虾可以快速的补充种群损失的重量,每年3亿吨区区小事情。
总结
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生态系统孕育着巨大的能量,大量的海洋生物资源可能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支点,而其中南极磷虾就是重中之重。但人类对南极磷虾的捕捞也应适量,毕竟它们是“海洋粮仓”,孕育着大量的海洋生物。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