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在定军山的死,虽然黄忠是执行者,但是背后有几个人堪称真正的凶手,其中有一个是曹操,是最直接的元凶,而诸葛亮、法正和曹洪等都是帮凶,夏侯渊的死,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当然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首先管辂已经为曹操卜了一卦,算出“东吴要亡一个大将,西蜀将有兵犯界。”可是曹操却不愿意相信,但是有人信了,那就是曹洪,而且他相信的是“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因为在他自己看来,他才是曹操的至亲,其实曹操本来是姓夏侯的,夏侯渊其实也是他的肱骨之亲。
由于曹操的不相信,所以就不重视,因此诸葛亮和刘备才敢来犯,如果曹操重视,可能结果就不是这样的,虽然他也曾给夏侯渊写过一封勉励的信: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恃其勇耳。然为将,固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若单任勇,则是一愚夫之敌耳。吾今屯大军于南郑,欲观卿之“妙才”,勿辱二字可也。可见曹操的失策有多么严重,失去夏侯渊,其实他是第一元凶。
第二个人就是曹洪,其实如果曹洪、张合、夏侯渊等人死守,其实黄忠和严颜再加上法正也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曹洪的胆小(担心伤折一股应在他的头上),而张合又年轻气盛,瞧不起两位老将,以为自己当年跟赵云有过对抗的经历,便轻视黄忠,其实法正在这里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夏侯渊自己却没有像曹洪那样小心谨慎的话,也许就不会出现问题了,这个主观的错误,是他自己应该付的责任。
接下来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了,他们联合起来使用激将法,面对主动请缨的黄忠和严颜,诸葛亮要去换回张飞,让急于立功的严颜和黄忠斗志昂扬,有道是“遣将不如激将”,诸葛亮在这里就是用的激将法,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激将,黄忠和严颜两位老将的战斗力不会这么爆棚,动力也不会这么大,老将爱脸面,尤其是严颜刚刚投降过来,也想要表现一下。这几方面促使夏侯渊的“冤死”。
?最后一个推手应该算在法正头上,他采取的“反客为主”之计,才成就了黄忠从山上冲下来,一刀把夏侯渊连人带马劈成了两半,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在此之前,夏侯渊三番五次想要跟黄忠单挑,希望夺回制高点,如果依着黄忠,早就下山与之交战,此时法正的阴谋诡计再次得逞,他安排黄忠以逸待劳,让夏侯渊从早到晚,疲于奔命,策略就是“避朝锐,击暮归”,成功杀了夏侯渊而取得了定军山战役的大胜。
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实夏侯渊的能力在哪里呢,如果没有法正,估计黄忠和严颜是没有可能取得胜利的,而曹操也不会失去一至亲,“操闻渊死,放声大哭”,这就是他悔恨的表现,而夏侯渊的死,在三国演义中的意思就是“时也、运也、命也”,对他来说是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