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李忠芳(国家公共营养师、一级健康管理师)
李园园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寒潮如约而至,
这场“急冻”的威力
是不是更想吸热fufu的奶茶呀!
一杯只够温暖,
二杯才能回血,
三杯才能过瘾!
别人是水做的
而你是奶茶做的!
近日,长沙一位22岁的美女教师
实现了这一“宏愿”
每日至少一杯奶茶的她
一天中午晕倒后
直接进了急诊ICU
护士给她抽血时
发现血液呈乳白色
几乎变成了奶茶
图源:潇湘晨报
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
才逐渐恢复意识。
后经医护人员一星期的全力救治,她才康复出院。图源:潇湘晨报虽然这次死里逃生,但她将终身与胰岛素为伴。当得知自己是因为喝奶茶过量而导致血糖值过高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后悔不已!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黄艳介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最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手术、外伤、饮食不当、妊娠分娩、治疗中断或药物剂量不足、呕吐或腹泻等都是诱因。如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你还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吸溜”吗?禁不住要问奶茶究竟是啥做的它是有“毒”吗?奶茶没毒,传统的奶茶其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健康饮品
奶茶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神农氏时代,陆羽的《茶经》写道:“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人饮茶少说也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不仅是饮茶习惯,以茶代礼的习俗,在各民族、各地区也代代传承。北魏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在公元5世纪时,茶已经流传到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那时在西北地区,牛奶很丰富,而茶和牛奶都是需要煮的饮品,在命运和机缘巧合的推动之下,他们将砖茶和鲜奶混合煮,并根据口味加入糖或盐,蒙古奶茶就诞生了。蒙古奶茶至今仍是蒙族人民日常饮用及待客的饮品。北方的草原冬季气候寒冷,喝上一杯热奶茶不仅可以驱寒,又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不仅风味独特,奶香浓郁,而且有益健康。后随着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茶几经周转到了英国皇室。此后奶茶式的茶叶饮品开始普及于欧洲各地,并先后传入香港和台湾。珍珠奶茶便是传入台湾后出现的奶茶饮品。1987年,台湾有家冷饮茶店,在奶茶中加入了地方小吃粉圆,并命名为珍珠奶茶。这种粉圆的主要原料是木薯淀粉,不过有时也可能被混合上一些土豆粉、玉米粉等各种形式的淀粉,是典型的淀粉制品。紧接着,珍珠奶茶就火到了大陆。制作方法越来越讲究颜值、创意与天然并存,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那么,这样看来,奶茶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健康”呀!
奶茶的主要成分
你可能看到过这样的段子↓有道理。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天然牛奶及红茶所制的奶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但是,市面上有很多奶茶为了降低成本,以植脂末(奶精)、香精、砂糖为原料来制作。这就是我们常说奶茶最不健康的地方!其中奶精虽然有味儿,其实与牛奶无关。它又称植脂末,是以精炼氢化植物油和多种食品辅料为原料制造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糊精、乳化剂等。奶精中脂肪含量高达40%~75%,一杯250毫升的珍珠奶茶中的热量为300千卡,远高于相同重量的淀粉,你至少得跑步半小时才有可能消耗掉喝奶茶增加的卡路里。这里要重点讲一下奶精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这是一种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又称反式脂肪或逆态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人造植物油脂,生活中常见的人造奶油、人造黄油都属于反式脂肪酸。我们日常经常吃的巧克力、色拉酱、炸薯条、奶油蛋糕、薯片等食物中均含有不等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不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大,还会增加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并能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还会降低青年人的生育能力······任何抛开剂量的谈危害都是耍流氓,所以我们来谈谈剂量。国际上一致认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每天不应超过2克,而目前市面上劣质的奶茶,一杯所含的反式脂肪酸最多可达5克。每天一大杯(500毫升)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体承受极限,常喝这样的奶茶,必然会提高以上这些疾病的患病率。千万不要像上面那位美女教师那样,每天至少一杯的量,是有健康隐患的。另外,市面上的大部分奶茶还添加甜蜜素。甜蜜素是一种没有营养的人工合成甜味剂,食用过量甜蜜素,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儿童危害更加明显。
下面,咱们再来说说珍珠奶茶里的“珍珠”。
奶茶里的“珍珠”
市面上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也不再是单纯的木薯淀粉或其他淀粉做成的“珍珠”,为了让“珍珠”更加坚挺并具有“Q弹”的口感,生产商会在其中添加小麦蛋白。小麦蛋白中的麦胶蛋白有一定的弹性,麦谷蛋白有一定的粘性,两种蛋白合起来就是大家熟悉的“Q弹”有嚼劲的“面筋”,而它们与淀粉一起混合,就形成了奶茶中“珍珠”“弹滑”的口感。当然,现在也有不少商家为了让其“珍珠”更有嚼劲,会添加一些增稠剂来代替面筋蛋白。这些增稠剂包括瓜尔胶、角豆胶、卡拉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胶质”。它们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只是在胃排空时间较久时,用以作代餐粉来增强饱腹感。此外,为了让“珍珠”的口感更好,有些供应商还可能会在其中添加其他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例如改善色泽的焦糖色、丰富味道的香精、改善口味的调味剂,以及延长保质期的防腐剂等。所以无论是奶茶还是“珍珠”已经没有那么单纯了!因此,知力君提醒大家,这种“珍珠”也不要吃过量!吃多了还会引发肠梗阻!因为淀粉类食物只能在口腔与肠道里才能被消化,胃只是这类食物停靠的一个“客栈”,并不能消化淀粉,所以当那些被我们“狼吞虎咽”未经足够咀嚼就吃进肚内的“珍珠”进入肠道后,就可能形成“珍珠”在胃肠里“排排坐”的场面。由于它们体积较大,且容易粘连,肠道里相关的酶对这些“珍珠”消化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此时正好遇到那些胃肠消化功能原本较弱的朋友,那么发生肠梗阻的风险就会提高。即使不会发生肠梗阻这么严重的情况,也有可能导致腹胀、腹痛等胃肠不适。所以喝珍珠奶茶,切不可喝太多,饮用时更要细嚼慢咽才行。注:部分内容根据公众号“青春北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