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纸杯大家都很熟悉,体积小、而且一人一个用完就可以就扔掉,非常方便,可以说现在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已经特别常见了,但是最近的一项新研究却发现,长期使用一次性纸杯喝热茶或热饮竟然会吃下去几万个微塑料颗粒,非常有损身体健康。
研究发现:用纸杯喝热饮,15分钟释放出了2.5万个塑料颗粒
2020年11月,印度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在一次性纸杯中装上热饮(如咖啡或茶等),过去15分钟左右后,会向里面的热饮中释放出大约25000个微塑料颗粒,这项结果还发表在了国际知名环境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危险材料杂志)》上。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将温度为85~90℃的热水倒进一次性纸杯中,再对其静置15分钟(因为有大多数人习惯在拿到热饮后15分钟内才开始饮用),然后研究人员利用荧光显微镜分析了热液体并分别检查了纸杯塑料内衬中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变化。
结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会有微塑料颗粒被释放到热液体中,大概100毫升的纸杯就可以析出约25000万个微塑料,其中还检测到了铅、铬、镉等一些有毒重金属,这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一天时间内用纸杯喝上3杯热饮,每天大约都会有75000万个微塑料随着热饮进入体内。
2004年的时候,微塑料首次进入了人类的视野。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学者理查德·汤普森首次提出了“微塑料”概念,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由含聚合物的固体颗粒所组成的材料,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乳酸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既不溶于水也不可以生物降解。
现在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颁布了限塑令,这不仅是从环保角度考虑的,还是从它对人体伤害的角度来考虑的。
有研究发现,微塑料如果进入身体内的话,就难有出去,而且还会随着血液进入到各个身体脏器发生撞击与摩擦,从而引发出各种炎症,同时微塑料还能释放出有毒化学物质并破坏我们的免疫力,因此如果长期摄入微塑料的话,对健康的影响会很严重,比如患癌症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微塑料还有可能在生态食物链中产生“涟漪效应”,比如微塑料进入土壤、海洋中,然后被动植物吸收,而人类又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是很难做到不受影响的。
塑料已经进入了人体内
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峻,2018年10月22日,欧洲胃肠病学会议上曾经宣布过一项研究报告,生活中的微塑料无处不在,而且每天都被人类食用。
研究人员分别对来自奥地利、意大利、芬兰、日本、荷兰、波兰、俄罗斯和英国这八个国家的志愿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分析,发现在这些志愿者大便样本中的微塑料成分都呈现出了阳性,大概在每10克粪便中就含有20片微塑料(大小为50至500微米的塑料)。
其中涉及到的塑料有聚乙烯(塑料袋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塑料瓶盖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塑料管的主要成分)等等,而且这些微塑料聚集在人体内是无法被消化的,对人体危害极大。
面对现在这种局面,要想彻底改变,就必须迅速采取行动,首要任务就是从根源上减少塑料品的使用,提高再利用率,阻止全球塑料污染的增加,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负责,更是对我们人类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