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春,敌后战场的日军虽然仍然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但也逐步开始显露疲态。一方面日军大本营不断地抽调其精锐部队去太平洋战场增援,另一方面我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战,使得日军在1942年的大扫荡中占领的地盘开始摇摇欲坠。为了扭转颓势,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决心对我晋察冀根据地改变了战略,以“蚕食”代替“扫荡”,企图以这种“日拱一卒”的战术逐步消耗和削弱根据地和我军,最终达到消灭我军的目的。
▲进攻根据地的日军
从1943年2月开始,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以1000多人的兵力,向河北省行唐北部的我根据地发起了所谓的“跃进蚕食”。晋察冀军区4分区部队在根据地边缘地区与日伪军进行了反复的拉锯战,双方一时相持不下。
▲日军大队在行军
由于“蚕食”进行的很不顺利,日伪军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伤亡很大,迫使日军不断抽调其后方据点的部队增援一线,这就造成了其后方兵力空虚,许多炮楼和据点在日军撤出后,伪军就再也不敢随便出动,机动兵力几近于无。
为了利用这个有利的机会狠狠打击敌人,迫使日伪军从根据地抽回其“蚕食”的兵力,4分区30团团长彭龙飞亲自带领侦察连、1营1、2连深入到行唐的东北地区,准备在当地寻找战机,打击并歼灭薄弱之敌。
▲伏击日伪军的我军战士
从3月16日到19日,在仅仅3天的时间里,我30团部队和地方部队、民兵紧密配合下,连续攻下了习村、郑家庄等4处据点,极大地震撼了行唐的日伪军,迫使敌人不得不从“蚕食”根据地的部队中抽回500多人对行唐附近进行“清剿”,意图把我军赶出沦陷区。
为了寻找更多的有利战机,我30团秘密转移到行唐被捕的南曲河一带隐蔽待机。3月21日拂晓,行唐的敌人出动1个小队日军和1个中队伪军共170多人,兵分两路对南曲河和屯里村地区进行“清剿”。
▲日军的车队
在截获了敌人的情报后,30团立即决心在敌人出动的路上设伏歼灭敌人。于是30团立即在群众的掩护下以强行军直奔南曲河前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午9时许,敌人的左路部队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遭到了2连和侦察连的迎头痛击。见势不妙的敌军被迫龟缩到屯里村南面的一处坟地依托地形抵抗,并紧急发出求救信号,要求另外一路敌人增援。
▲我军机枪手射击敌人
在两路敌人会合后,30团1连随后直插敌军后方,切断了敌人退回行唐的道路,并且与2连和侦察连一起对敌人形成了包围。
日伪军在遭到我军连续攻击后,集中兵力和火力向立足未稳的1连发起反击,企图冲开一条血路逃回城里。2连及时派去部队协助1连共同抵抗敌人的冲锋。日军在攻击被击退后,又转向侦察连方向,日军小队长熊本亲自指挥部队向侦察连的阵地发起突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激战中,1连趁着日军与侦察连交战,不断压缩和分割伪军。此时我行唐支队2中队也赶来增援,协助30团围歼敌军。
▲我军缴获的战利品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至下午15时许,我军将敌军全部歼灭,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20多支,成了“光杆小队长”的熊本见势不妙躲入附近的一个茅厕,企图躲避我军的搜捕,但被1连战士搜出被俘。这次战斗使得这一带的日伪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我军的行动构成重大威胁,当地也从沦陷区变成了我军的游击区。
编辑/周洪新
更多当代历史相关事实,以及观点评论请关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