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屡次打败匈奴,为什么匈奴问题直到东汉才真正解决?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击匈奴,从而拉开了前后近三百年汉匈战争的序幕。战争初期,匈奴人来势汹汹,再加上匈奴军队都是骑兵,机动性很高,汉朝方面吃了不少亏。无奈之下,汉朝皇帝决定以和亲加赠礼的方式换取和平。

按照双方约定,汉朝每年都要向匈奴输送大量黄金、丝绸、粮食,而匈奴方面则要确保不再南下掠夺。从表面来看,汉朝换取到的这种和平方式颇为屈辱,可事实上每年赠送给匈奴的物品与战争时期庞大的军费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如果抛开面子问题不谈的话,这笔交易对汉朝来说还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匈奴贵族集团还会因满足于这些不劳而获的物品滋生腐败,从而变得虚弱。

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维持了六十多年时间,期间匈奴人在大部分时间都遵守了和平约定,但小规模的劫掠还是频频出现。

到了汉武帝在位时期,汉朝国力已空前强大,而匈奴实力却大不如前。汉武帝为了彻底解决匈奴问题,遂于公元前133年正式对匈奴发起反击战。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汉军多次深入草原腹地,匈奴人遭到了沉重打击。不过,巨额的军费支出也同样让汉朝损失惨重,汉武帝即位初期国库充盈,可到了他在位后期,汉朝国库中却已经是空空如也。

汉武帝屡次打败匈奴,开疆拓土的成就功在千秋,可是他所采用的方法却并不太成功。虽然匈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可汉朝把自己也打得民穷财尽,而且最终还是无法彻底解决匈奴问题。

到了汉宣帝(汉武帝曾孙)在位时期,汉匈矛盾依然很严峻。在经历了汉武帝时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后,汉朝君臣都意识到光靠武力这条路走不通,于是汉朝改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具体做法就是用重金厚赏乌孙、鲜卑等游牧部族,让他们派军队与匈奴死磕,汉朝就当个幕后大老板,自己出钱,让别人卖命。

匈奴人一方面失去了来自汉朝的各种物资,一方面又要疲于应付其他游牧部族的挑战,在双重压力的打击下迅速陷入绝境,内部矛盾也因此集中爆发。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去世,匈奴内部爆发了五位单于相互攻伐争夺大单于之位的内战。此事导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由郅支单于统领,南匈奴由呼韩邪单于统领。

公元前53年,在匈奴南北两部竞争中落败的呼韩邪单于率众入汉,向汉朝皇帝俯首称臣。自此,许多南匈奴便开始在汉朝北部边境地区过起了定居生活。

经济恶化、内部分裂,再加上其他游牧部族的围追堵截,昔日不可一世的匈奴迅速走向崩溃,再也无力与汉朝相抗衡。公元91年,东汉名将窦宪率军深入瀚海沙漠,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北匈奴单于战败遁逃,不知所踪,历时近三百年的汉匈战争终于彻底宣告结束。

参考文献:《史记》、《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