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士兵每人都背着一个背包,有什么用

背包,这个今天再寻常不过的小东西,在二战之前可是日本的流行物。比如说吧,日本女性穿的和服,后面都有一个小背包状的东西。这在日本被称为“带”。而那些走上战场的日本士兵,则在背后背着一个小包。那我们就奇怪了,女性背个什么“带”好歹也算是个装饰品,那男性背着这个包是做什么的呢?

这是一个“百宝包”,用途非常广泛

如果告诉你这个包是日本士兵的“百宝包”,你会不会相信呢?但它的真实用途似乎就是如此,因为这个小小的背包里不仅有吃的、穿的、用的,还会有用来自救的急救设施。我们可以打开一个日军背包来看个究竟。

首先,背包里会有军毯、帐篷、小圆锹、饭盒等行军所需的野外实用物资。这些东西说起来是必须的,打起仗来,在野外住宿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东西,是不是就很好的解决了士兵们的住宿问题?

其次,背包内会有士兵的衬衣、衬裤一套,还有袜子、雨衣、快速口粮,以及背囊、急救包。大致就是这些吧,反正一个人出门在外所需要的,吃喝拉撒都给备齐了。这倒是可以让人理解日军对于士兵的关怀,至少当他们在野外打仗无法回营的时候,这样一个小包解决的可就是战备物资的大问题了。

千万别小看这些东西,据说分量可不轻呢。怎么说呢,一一计算之后,背包的总重量已经达到了小婴儿的重量。没办法,一条军毯怎么也要3斤重吧?而衣裤一套也有3斤多,食物、雨衣、急救包、背囊等加起来,总计要在8、9斤。所以,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有资料显示它的总重为8.4公斤。

当然,日本昭和五年之时,这个背包的重量大概要轻一点,被称为昭五式。但昭和15年之后,日军改进了背包的内容及样式,被称为“九九式”背囊。这样一来,里面加入了新的内容,加之背囊自身的重量,所以总重就达到15、6斤了。这可比一个小孩子重多了,每天让士兵背着作战,也算是够累人的了。

有人不解,为什么日军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开始对这种军备物资进行准备并改革了呢?而且,九九式背囊就出现于1935年,而昭五式则出现在1930年之前。这种准备都是有准备,有想法的。比如不昭五式的行军背包与“九一八事变”离得非常近,这其中不无一定的关联:日本方面已经为着侵略作足了准备。

而事实证明,当日军的身影出现在华中大地上的时候,第一个掠夺于中华大地的日军都曾用这样的背包拿走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本质上就是侵略的一种前瞻考虑,要侵略别人,他们必定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其次便是在抢掠了东西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存放的地方。

在这个背包里,还有一种让普通人看不懂的东西

当然,我们讲日军背这样的背包是为了侵略我们做的准备,非常小家子气地说他们是为了存放侵略之物。这其中有一部分感情用事,或者说我们因为对侵略本身理解的能力不足,自然想象空间有限。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日军的这一背包,除了用来存放自己需要的东西之外,其侵略之事实是不可回避的。

为什么这样说?这绝对不是诬陷。比如日军背包中,有一个工具包,里面装的是什么工具你知道吗?小铲子、便携刀具、指甲刀以及防毒面具。这下是不是就明白了一些?小铲子、刀具、指甲刀等物,说起来都是为了自己生存所留的物资。这个可以理解,毕竟行军打仗需要一些自救的工具。

那么防毒面具呢?这是日军自己对侵略所预留的生存空间。以我们国家当时的能力,不要说用毒气攻击对方,就是应对侵略都还手能力不足。他们为何会准备这样的面具?当然是为了在侵略我们时使用毒气,对我国进行更大程度的伤害!

其实,只要多了解一些日军的心理,就能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背这样一个不轻的背包上战场。通常情况下,不是野外行军,不是执行秘密任务的时候,日军是不会背上这个背包的。这也就是说,背上这个背包,那就是一场硬仗,它除了跋山涉水,更有可能使用毒气来攻击对手的准备。

可以想象,在城市之战中,使用这种毒气不是很现实,毕竟他们也要在战后生存。但是野外战就不一样了,他们本着打完就撤的心态,直接将对手置于死地。其心之毒可想而知,如此将他们的背包视为侵略的根本,那就一点也不为过了吧?

在二战时期,德军也是有这样的背包的。他们使用的样子可能与日本不同,但里面放的东西却是相差不多的。这就是一种工具,一种利于自己作战,利于战争取胜的工具。虽然背着他很重,但在万不得已时,有它就可以保证自己队伍的转败为胜。

而且,日本士兵的这个背包平时都是集中安置存放的,他们会在长官下达命令时背起来出战也会在命令下达时解下背包归于军库。这就更给了它另外的名字:武器,它的存在既是一种对外的防御,更是一种对外的攻击。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年日军在我国土地上的肆虐,就是仗着这个“武器”有恃无恐的。

当然,到了今天这个时代,背包已经是每一个军人必须的装置了,只不过,这个装置是为了更方便作战的前提,不像当年日军那样打着侵略的旗号,公然对他国进行占领与掠夺。所以,这个背包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认识这个背包背后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