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地异臭报警,是否是超级大地震的前兆?

异臭是否是超级大地震的前兆?

日本一定不是一个“谈震色变”的国家,所以,你甚至可以在日本新闻周刊《AERA》中看到:海沟地震研究人员表示某某地方可能发生9级大地震,正如日本地质学家宍仓正展曾表示千岛海沟区域有可能会发生大地震,而地震规模很可能于当年的3·11日本地震不相上下。

既然是科学家,当然不是凭感觉瞎说了,主要是因为他观测到日本北海道根室市的年平均潮位正在下沉,其下沉速度远比日本的其他区域更快,而这样相似的情况在3·11日本地震的时候也出现过。再加上从历史记录来看,该区域平均间隔四五百年就会发生一次大地震,而最近一次大地震距离如今已经超过400年,所以,这位专门研究地震的专家才如此担心某个时间可能会爆发大地震。

但是,你看专家有提到某地异臭和动物异常这些信息吗?还真没有!因为,不管是我国的地震学家,还是国外的地震学家和地质学家,大家推测一个区域是否可能发生地震,都是从地质构造和过往地震记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不会因为哪里散发出什么臭味,或者哪里又有动物出现什么反应来下定论。而且,科学家也不能确定地震的准确发生时间,更无法确定地震震级大小,主要是从概率这个层面来分析。

7级以上大地震可能只是更大地震的前震

要论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造成19533人死亡的3·11日本地震远不是地震灾害之最,比如,发生在我国境内的8.25级华县地震(1556年)、8.5级海源地震(1920年)和7.8级唐山地震(1976年),其中任何一次地震都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三次地震灾害加起来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一百万。但是,3·11日本地震不仅涉及到人员死伤问题,还涉及到严重的核泄漏。

详细一点来说,3·11日本地震发生在2011年3月11号下午,9.0级强烈地震的震中在东北部太平洋海域,要知道一旦海底地震的震级达到6.5级以上便很可能引发海啸,而本次大地震就引发了巨大的海啸灾害,海啸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23米,这不仅让日本东北部的宫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遭受重大破坏,更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

而且,就在这次大地震发生之前,相同的区域前几天才发生过7.2级地震,后来这次地震还被定性为3·11日本地震的前震,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二次观测到:同一区域在发生7级以上地震后,竟然再次发生了更大震级的地震。而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这种地震规律是在智利,也就是发生在1960年的9.5级大地震,因为就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才发生了8.1级大地震。

是不是只有地球才地震?为什么有的地震会死伤无数?

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加起来几乎都超过了500万次,由于绝大多数地震都不会对大家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地震被定义为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地震的本质是能量释放,它的破坏力大小不仅取决于震级大小(积蓄能量的多少),同时还与震源深度和地面建筑物的分布等因素有关,这也是为什么震级最大的地震不见的就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性地震。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过往的较大地震看出,同样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但也存在灾情严重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这其实房屋的新旧和抗震能力有关,像黄土高坡这样的地形就更容易发生垮塌,而刚刚新建不久的一些砖房则具备更好的抗震能力。而且,地震的发生年代不同,那么应急救灾的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能不能及时有效的实施救助也是伤情严重情况的重要决定因素。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地球才会发生地震,包括我们的天然卫星月球,它也时常会因为能量释放而导致地面发生震动。而且,月球会地震并不是科学家们的理论推测结果,而是载人登月成功时实地放置的测量地震的仪器传回的数据,而月球也具有分层结构便是通过地震仪实际测量数据得出的结论,这与我们知道地球具有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的原理一致。

另外,尽管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地质特征,以及过往的地质灾害记录来分析哪些地方更容易发生地震,尤其是破坏性较大的地震。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可以预测地震的具体发生时间和震级大小,这是因为地壳一直在运动,没有人知道能量会在积蓄到什么程度的时候爆发。而大家目前从手机或电视上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其实就是利用地震发生后不同地震波传递时存在时差,主要意义就是让距离震中一定位置的人,可以根据地震的大小采取相应措施,然后将一次地震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