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26日,由马林科夫主持的团主席会议中,揭露了贝利亚以前存在的严重历史问题,并且指出他要叛党。当时在场的布尔加宁和米高扬等人,都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可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马林科夫就命令全副武装的苏联军官带走了贝利亚,负责抓捕他的人是苏联国防部第一部长朱可夫,1953年12月24日,贝利亚被执行枪决。
两人本无交集,却阴差阳错成为敌人,贝利亚曾对朱可夫下手
贝利亚原名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他是斯大林时代的红人,苏联国家安全系统,(即克格勃前身)的头子,斯大林称他为“拉夫连季同志”和“我的盖世太保头子”,在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中,贝利亚害死了不少苏联的高级军官。
朱可夫与贝利亚的职务截然不同,他从十月革命后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乌拉尔河和哥萨克白军打过仗,一路从骑兵连连长成为团长,之后又晋升为旅长、师长、军长,到1938年他已经是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
一个是秘密警察头子,一个是在战场上带兵打仗的司令,他们之间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可是当朱可夫拿着枪在团主席会议中指着贝利亚脑袋的时候,朱可夫出了一口恶气,贝利亚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活着了。
贝利亚是斯大林的救命恩人,1933年斯大林在度假时遇到了行刺者,是贝利亚挺身而出挡在了斯大林面前,斯大林非常感激他,任命他为秘密警察负责人。
“苏联肃反运动”是从1934年展开的政治迫害运动,这场运动在1937年到1938年达到了恐怖的顶峰,先后有100多万人被杀害。
1938年贝利亚被任命为内务部长,继续执行肃反运动,大量的国家知识分子和高级官员被杀,朱可夫也被贝利亚带领的“契卡”,安上了叛徒的罪名。
然而朱可夫很幸运,当时贝利亚搞了一个“军人阴谋集团”,企图用这个罪名置朱可夫于死地,但是当时由于战争马上就要爆发,肃反中又冤死了不少军官,所以斯大林没有相信贝利亚的阴谋,他信誓旦旦的说:“我了解朱可夫,这样的事你以后不能再做了。”
战后矛盾升级,斯大林欲除掉朱可夫,贝利亚鞍前马后
事实证明斯大林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闪电战”,对苏联实行了突然袭击,占领了苏联600公里的国土。
如果不是朱可夫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守住了莫斯科,恐怕苏联早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朱可夫打跑了德国人,也打出了自己的名声,这让它在苏联人的心中成了民族英雄,和他们的领袖斯大林一样伟大。
但是斯大林怎么可能愿意和别人分享名誉,他也觉得随着朱可夫的名望越来越大,自己的地位很可能不保,所以他想除掉朱可夫。
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贝利亚等人到处在党内散布谣言,说朱可夫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军事集团,他准备叛党叛国,根本就不是苏联人心中的英雄。
当谣言迅速流传之后,斯大林就即刻下令逮捕朱可夫,准备枪毙了他,幸好朱可夫平时人缘不错,有三位元帅出来为他担保,斯大林迫于无奈只能放了朱可夫。
贝利亚做事不分青红皂白,一心只听斯大林的命令,屡次陷害朱可夫,要不是朱可夫命大,可能早就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了,杀了贝利亚应该也是朱可夫的梦想。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这个时候贝利亚的权力还很大,朱可夫虽然是国防部长,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真正让朱可夫有机会除掉贝利亚的,是苏联高层的权力斗争。
斯大林去世后党内一片混乱,权力的主要竞争者有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和贝利亚,马林科夫是部长会议第一主席,但此人做事瞻前顾后,没有独当一面的魄力,不值一提。
剩下的对手就是赫鲁晓夫和贝利亚,贝利亚做事杀伐果断,从残酷的“大清洗”运动中就可以看出来,因此赫鲁晓夫只能先下手为强,他找到了和贝利亚有仇的朱可夫,让朱可夫在会议中逮捕贝利亚。
获得了朱可夫的支持后,在1953年6月26日的团主席会议中,以赫鲁晓夫为首的人极力抨击贝利亚,说他是德国的代言人,在处理德国问题上过于宽容,还说他造成了党内的混乱,企图叛党叛国等等。
贝利亚从没想到,以前一直是自己诬陷别人是叛徒,现在他也被群起而攻之了,没等赫鲁晓夫等人说完,一旁的马林科夫就按下了电铃,贝利亚被十几个冲进来的军官重重包围,拿枪顶着他脑袋的,正是被他陷害过好几次的朱可夫。
结语:
贝利亚从被捕到执行枪决,从未公开审判过,这其中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已经永远成为历史了。从贝利亚和朱可夫,甚至是朱可夫和斯大林的矛盾中,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前途,高层领导相互倾轧,作为领袖的斯大林小肚鸡肠不能容人,这样的国家如何能长治久安,苏联的解体,与其内部斗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