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重庆与成都最兴奋的头等大事,一定是“成渝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
围绕双城互动,协调发展,合作共赢,西部的这两个最耀眼的明星城市可谓殚精竭虑,隔三岔五便出台一系列文件,加速推动联动配合。重庆与成都,俨然已成为合作与竞争关系的最典范存在。
笔者注意到,两地对城市未来的金融定位所作的描述,略有差别:重庆的目标是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成都则为建设西部国际金融中心。
我们注意到了两者都欲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共性,那么,忽视掉“内陆”与“西部”之差异性,两座城市谁更有希望抢先达到这个目标呢?
其实,两地都非常清楚,无论是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升级,科技的进步,还是城市的建设,背后都离不开资本的推动。说得简单直白一点,谁更有钱,谁就占据更大的优势。
我们就围绕这个绕不开的根本原因,顺藤摸瓜,来检验两地与未来的距离。
1、资本的对比
要最直观地看到哪座城市更有钱,一个数据可以直接参考,那便是存贷款余额。
成渝存贷款余额表(2019)
从表中可以读出,重庆存贷款余额较成都高1000多亿,但主要是贷款余额更高,单论存款余额,倒是成都比重庆高300多亿。
重庆76588亿的总量和成都74989的总量,放到全国也是妥妥的有钱城市。
全国存款总量前十名图表
这样的资金总量,无论对于重庆,还是成都,都希望能更多的在资金使用层面有更多的倾斜,并能掌握更大的主导权,这就是为什么重庆和成都有底气分别提出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西部国际金融中心”的规划。
2、产业布局
钱不能凭空变出来,要靠优势产业挣出来。要发展优势产业,需要资本投入。
两个城市都有高新区,都在规划发展科学城,而这些,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产业。
从成渝两地的产业构成上看,两个城市的主导工业产业都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医药制造为主,且不相伯仲。
繁华重庆
但两地各自的传统产业有差异,重庆是国内少有的工业配套完善的城市,成都则以消费工业见长。
值得注意的是,两地同样重视的“智慧”产业的集中地——高新区,在2020年前三季度的产值差距很大,重庆高新区直管园GDP为341.6亿元,集成电路产业产值131.6亿元,进出口总额2120亿元;成都高新区GDP为1783.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12.8亿元。进出口总额3858.6亿元。
但既然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未来无论是重庆,还是成都,协同发展,互相补足短板,就成为两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整体思路。
两地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资金安排上是像以前那样各自独立,或者是未来统筹安排,合理运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亲兄弟明算账”。
3、金融中心指数的对比
重庆和成都在“成渝经济圈”的光环下,必然会强调两地的协同发展效应,但不可否认,作为区域经济重心的两极,未来谁掌握了区域金融中心的主导权,谁就掌握了更多发展的先决条件。
金融中心指数排行表
在最新第十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行上,成都比重庆排位更加靠前,换句话说,成都离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具有更靠前的优势。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单项排名表
但就单项指数排名而言,重庆在“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和“金融人才聚集能力”两项指标上相对于成都同样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4、资本市场的对比
不可否认的是,在做经济对比时,必须要参考资本市场,其中最客观的比较因素无异于两地上市公司的数量与规模对比。
截止2020年6月1日,四川共计拥有上市公司130家,在成渝城市群范围内共有126家,总市值1.95万亿;重庆则只有55家,市值仅有7000多亿。差距悬殊。
成渝上市公司市值及营收对比
毋庸置疑,上市公司层面来看,成都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从单一上市公司的规模上来看,成都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五粮液市值为6155.84亿元,重庆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智飞生物市值为1350.72亿元。也不在一个数量级。
在这一比较层面上,重庆无法与成都抗衡。
5、结论
通过以上纬度的比较,其实答案已经昭然若揭,那便是成都较重庆更有率先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悠闲的成都
不过,在未最终实现目标之前,谁也不敢说优势就一定达成结果。
我更希望看到成都不沾沾自喜,重庆不妄自菲薄,两座自古互补的姊妹城市你追我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起携手让西部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经济新引擎,为中国振奋人心的发展不断输出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