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890毫米!解密俄罗斯的沙皇大炮

在克里姆林宫的围墙内,陈列着数量众多、口径各异的古代火炮,总量达到数十门之多。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可以说是世界少有。

▲克里姆林宫的“火炮长廊”

 这些火炮中最大的,便是于公元1586年,在俄罗斯帝国留里克王朝沙皇“敲钟者”费奥多尔一世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的命令下,由安德烈·乔赫夫设计铸造的“沙皇大炮”。

▲费奥多尔一世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画像

“敲钟者”是俄国著名暴君“伊凡雷帝”的儿子,在他执政的时期,相比伊凡雷帝的积极开拓,俄罗斯帝国进入了一段较为稳定的时期。在公元1586年,俄国在与瑞典的长期战争中占得了上风,沙皇大炮的铸造可能便与此有关,这场战争最终在1595年以俄国的全面胜利而结束。

沙皇大炮”全长5.94米,炮膛长度为5.34米。炮身重量约为40吨。火炮口径内径为890毫米,外径为1200毫米。火炮炮身上绘有精美的纹饰,还绘有“敲钟者”的骑马像。

▲沙皇大炮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沙皇大炮”一炮未发。但是前苏联根据1980年对大炮炮膛的分析结果,在炮膛内发现了火药的痕迹,说明这门大炮确实被使用过。但是人们还是不能确定其具体威力如何。

根据记载,沙皇大炮最早被安放在红场附近,后来在1706年被转移到了克里姆林宫内。在拿破仑战争中,攻入莫斯科的法军本来想将其作为战利品运回法国,结果因为大炮重量太大,且法军很快陷入后勤困境而作罢。

现在沙皇大炮的炮架是在1835年为其装配上的,而沙皇大炮旁边的炮弹也是在1834年由圣彼得堡生产,将其作为装饰摆放在火炮旁边的,沙皇大炮本身并不使用这种炮弹。1860年,沙皇大炮被安放在了现在的位置,与“钟王”摆在一起。

▲沙皇钟

在这门大炮确实会被用于战争的前提下,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门大炮所使用的炮弹为石制炮弹,因为如果使用重量相比石弹大得多的金属炮弹,为了将其发射出去,必然要增加火炮装填火药的数量,但在这种装药量下。火炮极有可能炸膛,变为一堆破铜烂铁。在这门火炮被铸造出来的十六世纪,射石炮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火炮,可以说是一个旁证。

▲早期的铸造射石炮

在“沙皇大炮”诞生的时期,也就是火炮产生的早期,西方人普遍认为火炮越大越有威力,于是不断追求更大的口径和尺寸,以期能拥有威力更大、威慑力更强的火炮。实际上,这些火炮因为设计缺陷往往威力并不能与其外观所具有的威慑力相匹配,多数成为了一 种“工艺品”。

这类火炮的使用也往往伴随着炸膛带来的惨重损失。比如,奥斯曼帝国所铸造的同类火炮“乌尔班巨炮”,就在炮击君士坦丁堡的过程中发生炸膛,设计者乌尔班不幸被炸死。

▲乌尔班巨炮

后来,这类徒具其表的火炮渐渐远离了战场,更多相比之下短小精悍的火炮成为了战场火炮的主角。而现在的沙皇大炮,则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俄罗斯的“镇国重器”。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