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那样热烈地
计划过的远景
那样细致精密地
描好了的蓝图
曾经那样渴盼着
它出现的青春
却始终,始终没有来临
席慕蓉于1979年的盛夏在白纸黑线上写了这几句诗,如今已过去41年。
不知道它渴盼的青春是否来临?
人就是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尽最大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今天匠叔,就为年轻的我们量身推荐5部电影,只要认真看完肯定会有所获。
№ 1《活着》
豆瓣9.3分(62万人)
匠叔个人认为这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
看了活在那个年代的他们,让活在这个年代的我们感到充实的幸福。
纪实了一个年代,看了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看到片中富贵说自己,“俗话说是笨鸟先飞,我还得笨鸟多飞。”
内心被触动到了,虽然那个年代的他们都拼尽全力的活着,但活的却是那么的卑微和滑稽。
活着就是劳累,活着就是受罪,活着就是互相折磨,活着就得拼命挣扎,活着很不好。
但活着,也意味着一切。
“春生,你记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
№ 2《十二怒汉》
豆瓣9.4分(35万人)
故事起因于,一个长期生长在贫民窟的18岁少年,因涉嫌弑父,被告上法庭。
种种证据都指向孩子,尤其是言之凿凿的证词,让人们看起来他就是罪人。
按照西方的判例法,案件进入陪审团集体裁定环节。
由12个来自不同社会职业的中年男性,组成的陪审团在休息室中统一意见。
原本在十多分钟内就可以达成的意见,却因8号陪审员的质疑,出现了奇妙的转折。
像这样的案子,被告人出生在贫民窟,没有任何的社会背景,陪审员大多数是来赚取每场的陪审费,而对似乎已经明朗的案件本身不屑一顾。
整部片子的重要部分,都发生在陪审团所处的小房子里。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房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诸如:
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法律和良心、激情和冷静、真理和偏见、真相和怀疑、等级和尊严、意见和理解、理性和情绪、坚持和盲从等等,哲学、道德层面的精彩辩证。
8号陪审员做了什么?
我想拿他的一段台词举例:
“我们会来这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肩负着重责大任。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民主社会的优点。
我们收到信,被通知要来这里,决定一个跟我们素昧平生的人到底有没有罪,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我们都拿不到好处,也没有损失,那就是我们的国家能这么强大的原因。”
去看吧!
看完,或许我们内心动摇的那个东西,会异常的坚定。
原本选错的路,做错的事,都会在看完这部电影的瞬间,有想坚守初心的勇气。
匠叔敢说这是一部牛片,并且你看完之后可能会惊叹的拍大腿:
哇!这片居然这么牛。
对了,法学的童鞋,这也是很好的学习素材吧?
№ 3《东京物语》
豆瓣9.2分(10万人)
电影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
日本乡下有一对老夫妇,决定“远赴”东京,看望自己的子女。
不料生活在东京的子女,倾心繁忙的工作,老夫妇没有享到子女应该有的孝道和招待。
回家的火车上,老夫妇感叹:东京真的太远了。
子女们的妈妈在回家数日后,中风身亡。
导演小津安二郎有54部电影作品留存于世,这部《东京物语》便是经典代表。
他能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善于在省略和留白之处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或明朗。
趁着年轻,当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就多想着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对他们更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