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战国历史,大家往往会直接想到“战国七雄”,即齐、楚、秦、燕、赵、魏、韩。那么战国是否就这七个诸侯国逐鹿天下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除了“战国七雄”以外,战国前期还有三十余个其他诸侯国,今天夜读史书就来罗列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
一、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
宋国位于今天的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山东西南部之间,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鼎盛时期疆域约10万平方公里。宋国的第一代国君微子启是商纣王帝辛的长兄。周天子为了笼络商朝贵族集团,不仅将宋地封给微子启,还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
宋国地处中原膏腴之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孔子、墨子、庄子、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宋国,因此称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可以说恰如其分。
宋国在战国中后期还算得上是一个较强的诸侯国,实力仅次于战国七雄中的韩、燕。宋康王在位期间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国,夺其地。此时宋国形势一片大好,宋康王也开始飘飘然。当时宋都商丘城角的一处燕雀巢中发现生下一只大鸟,宋康王问手下这是什么情况,手下占卜后说:“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大喜,于是四处征讨,开始做起了称霸天下的美梦。结果,齐国联合楚、魏共同出兵攻打宋国。宋康王平时在国内实施残暴统治,百姓们早就恨透了这个暴君。因此当齐、楚、魏联军攻打过来的时候,没什么人愿意坚持抵抗,享国828年的宋国就这样灭亡了。
二、鲁国(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
鲁国位于山东半岛中南部,国都曲阜,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之子伯禽。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在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三代国君执政时期最为强盛,国力一度与齐国不相上下。后来鲁国内部多次动荡,公卿争权现象不断上演。再加上鲁国贵族集团死板遵循旧制,不懂变通,所以国力不断衰落。最终于公元前255年被楚国所灭,享国788年。
三、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
中山国位于今天的河北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国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村)。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鲜虞。后来鲜虞被晋国所灭,晋国贵族集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扶持中山文公立国,中山国由此而来。
战国时期,中山国位于赵、燕两大强国中间,处境尤为艰难。战国中期,赵国在实施了“胡服骑射”军事改制后,实力大大增强。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吞并,享国118年。
四、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
越国位于今天的浙江中北部、江苏大部,国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越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华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
大部分中国人对越国都不陌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越国在春秋后期曾称霸一时,后来逐渐衰落。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竟然亲自率军去攻打齐国,后又转头攻打楚国。楚人早已有所准备,结果越王无疆在中埋伏后被杀,越人大败。无疆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们都以正统自居,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公元前222年,秦国一统天下在即。由越国分裂出来的东越国、闽越国纷纷归附秦国,越国自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五、卫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09年)
卫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北部,国都朝歌(今河南鹤壁),第一代国君康叔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
卫国实力一直都不太强,但却盛产人才。子贡、商鞅、吴起、吕不韦等春秋战国时代的超级大牛人皆出自卫国。卫国存在感不强,实力又很弱,所以当时那些强国都没有将卫国视作威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卫国却并没有被吞并,而是作为秦的附庸国被保留了下来。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即位后废卫国末代国君卫君角为庶人,卫国这才真正灭亡。
除了上述几个以外,战国时期还有郑国、邹国、滕国、巴国、蜀国等更弱小的诸侯国,此处就不一一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