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最强电视剧?放过秦始皇吧,或者放过历史剧

作为大秦帝国系列收官之作

《大秦赋》被拍成

大段描写宫斗的《大情妇》

豆瓣评分一路下跌

作为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身上争议多多,谜题也多多

大秦王朝那么牛

现代人也不免想看看

究竟它究竟是怎么样的?

《史记》中曾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那么

秦始皇的手办隐藏着哪些秘密?

我们可以从陵墓解读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真的说明秦始皇很不堪吗?

《大秦赋》的致命弱点究竟在哪?

为什么秦始皇帝陵不继续挖掘下去?

秦始皇帝王陵最被人熟知的就是

大型手办“兵马俑”

在秦始皇帝陵中

秦俑(按密度估算)有近八千个

平时朕跟插画师们

是这样和谐相处的

那制作兵马俑的工匠又是怎样

保证质量完成秦始皇的大订单呢?

《国家宝藏》中提到工匠

会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的作品上

仔细看的话,在兵马俑身上还留有工匠的指纹

考古学家袁仲一在发掘的兵器上发现了

秦始皇纪年以及“相邦吕不韦造”的铭文

“寺工”是秦朝廷主造兵器车马器的官署机构

这都体现了秦国建造的制度——

“物勒工名”

就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

可以说是终身责任制

其中

“相邦吕不韦造”这个印记

还在秦始皇纪年十年之后消失

不过

要说兵马俑最牛的

是体现了秦国强大的军战能力

在秦始皇兵马俑1、2、3号坑

分布了不同的军种

文物摄影师赵震老师(微博@秦陵守陵人)拍摄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至今他已经拍摄800多尊兵马俑——“在太阳的余晖下,那就是那个帝国的影子。”

而秦国军队那么厉害

还依赖于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和什伍连坐制度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无论是奴隶还是农民,杀一定敌人就可以升官,还可以传给孩子,并且军功还可以抵消犯罪跟服劳役,在这样的制度下战力杠杠滴

什伍连坐制度:一人逃跑,四人受罚

不过,问题来了

按道理说

对墓主最重要的部分必须是在高大封土之下

可是,兵马俑坑离秦始皇陵有1500米

也许

兵马俑在秦始皇眼中可能并没那么重要……

一个陵墓可以看出的信息很多

就比如——

No.1

阻排水渠

秦末时,因为农民起义

秦帝皇陵还被火烧

至今还留着红色土壤跟炭

不过

在2200多年里

为什么秦始皇还能保持相对的完整?

尤其是在地下水较多的地区里

整个秦人地区是南面高北边低

地表水、地下水也是从东南向西北

为了防止地下水进入墓室

墓葬的东南西挖了一个水渠

这个水渠后来再用青膏泥把它堵起来

然后把水排走,形成一个水坝

这样就能保证帝陵不被水浸破坏了

No.2

石片铠甲

考古学家们发现

石铠甲比兵马俑

所看到的皮铠甲种类还要更多

这其实是为了适合多军种

比如重装步兵,重装骑兵

考古学家曾尝试复原一套铠甲(612片),发现一个人需要一百天,而且是采用电动工具,所以这就是当初秦始皇要派70多万人来修陵墓的原因之一了……

No.3

铜车马

《国家宝藏》介绍道

在铜车马刚出土的时候

据考古学家统计

一号车破碎为1325片

有断口2069个

二号车破损1685片

有断口2244个

在文物专家吴永琪先生的主持下

经过八年的修复才得以复原这些铜车马

而在古代

这些铜车马的组装、零件、技术、彩绘

也是只有在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上

集结举国之力才可以做到的

No.4

水银

经过考古学家前后相隔20年的测试证明

秦始皇陵地宫里面存在大量的水银

这些水银和陵墓的封土是

完全一致的

并且,这种水银不是土壤所本身携带的

而是从地宫里面挥发出来的

据曾任秦始皇帝陵考古队长的段清波教授所考究

秦人对水银的认知就只是在

做丹药治癣,可以鎏金鎏银,做朱砂原料

这样的层面上

秦人之所以用水银

其实因为“五行学说”——

水银引申为水德

秦代周,克周人火德

No.5

墓葬里的世界

司马迁说秦帝皇陵里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考古学家根据西汉晚期,东汉等古代墓葬

推测秦帝皇陵的上方刻有二十八星宿

秦始皇陪葬坑有200多座

考究起来,这些陪葬坑就相当于

一个个中央政权的机构——

这套中央集权郡县制

从秦始皇开始

到汉武帝确立

而至今还影响着我们

那电视剧《大秦赋》究竟有什么问题呢

电视剧里还有这样一幕

在当时秦国对其他国家征战

分封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背景下

秦始皇统一六国

怎么会是想要解救苍生?

有生之年我们还能看到

秦帝皇陵内部是怎样的吗?

既然秦帝皇陵所包含的宝藏那么多

为什么我们不继续挖下去呢?

“ 秦始皇帝陵相当于78个紫禁城的大小

算上环山环水的环境

超过100多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园 ”

秦始皇还没修完自己的陵墓就挂了

是秦二世给续上

前前后后花了39年的时间

现在要挖出来

并且不能破坏其中的文物

可以知道,需要人力物力究竟有多少了

虽说目前的修复技术进步很大

但考古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文物

而且这个过程是

不可逆的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

明代万历皇帝的坟墓定陵曾被挖掘

其中大量丝织品未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而迅速风化

成了考古界的一大悲剧

此后

国家出台政策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

“秦俑之父”袁仲一先生

曾提出考古“三三制”原则

“只挖三分之一

留下三分之二给后代

而且在发掘的三分之一区域

也只修复三分之一,用于展示、科研

剩下的区域保留给观众

让观众可以看到原来的样子”

不过,即使这样

也不妨碍秦始皇是个牛逼的人

已经去世的段清波教授曾这样说道

汉文明的形态,是在帝国文明的发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以汉字为交流的语言,以天地阴阳为宇宙观,以对立变通为思维方式,以规矩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处事方式的文化体系

秦始皇是个争议很大的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我们用统一的文字

用统一的货币

对文化政治经济有统一的认识

我们有从古至今延续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这些,都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的


参考资料

《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

《国家宝藏》第三季

纪录片《秦兵马俑探秘》

段清波《秦始皇帝的理想》

本文系【朕说】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