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卓著的袁隆平,为什么屡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隆平是我们国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水稻的奠基人和带头人,被誉为:世界杂交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拥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功勋卓著,还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却一直无法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哪里出了问题?

科学院的入选标准

我们常常把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杨振宁,屠呦呦都称之为科学家。但实际上,他们所从事的研究是有天壤之别的。总体上,我们可以把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分成两个大类:科学理论的创新以及科学实践的创新(或者叫做工程技术的创新)。

前者就好比我们上学时候学到的牛顿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纯粹理论方面的创新。而后者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机械工程,农业,工程管理。

科学院起源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是诞生于意大利,后来遍及法国和英国。起初,能够进入到科学院的学者都是搞科学理论创新的。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这些理论物理学大牛都曾经是西方国家的科学院院士,牛顿甚至还当过科学院的主席。

所以,科学院从骨子里就更偏向于授予在科学理论方面有贡献的学者。而中国科学院的筛选标准当中也默认了有科学理论创新的人才能入选。在中国科学院当中,设立了数学物理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从这几个部的设立,我们也能看到对于科学理论创新的看重。

袁隆平主要从事的农学,而且是聚焦在杂交水稻这方面。杂交育种的理论很早就已经奠定下来。早在19世纪末,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就已经提出了相关理论,并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相关的论文。在孟德尔之外,国外许多科学家也从事了相关理论的应用。

因此,袁隆平并没有从事科学理论创新的相关研究,而是以杂交育种的理论为基础,做出了许多在杂交水稻方面的贡献,袁隆平找到了雄性不育株,并且把它与普通水稻杂交。

说白了,袁隆平做的就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优质植株。因此,他所做的一切更偏向于“工程技术”,而非“科学理论”。因此,袁隆平并不是因为成就和贡献不够大而没入选,而是因为他的成就、贡献和科学院入选标准是两码事,所以没法匹配上。

那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中国工程院

除了袁隆平,我们国家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学者有非常多,其中也不乏有相当出色的学者无法入选科学院,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医学,机械,信息,化工冶金,农业,能源等工程领域。

这些领域的优秀学者很多,如果把科学院的入选标准放大到工程技术领域,那相当于要一口气让各个工程技术领域的顶尖学者一下全入选,那科学院的“部”又要一口气设立好多个,而且会和原来的“部”混起来,很难做区分。因此,上世纪末,国内几位顶尖的学术泰斗就有了设立另外一个院的想法,这也就是后来的中国工程院,让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卓越贡献的学者入选工程院,既不会埋没人才,同时又可以让“工程技术”相关的学者和“科学理论创新”的学者做个区分。

国家也同意了这个想法,并开始进行筹备。由于设立中国工程院的初衷是让工程技术类的顶级学者也拥有中科院院士一样的地位。也就是说,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应该是平起平坐。为了让大家认同中国工程院的地位,第一批入选中国工程院的学者都是原来的卓越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就包括钱学森,张光斗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学术泰斗。

这一批科学院院士的加入,一下子就提升了工程院的地位,树立了工程院的威望。而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技术”类的顶级学者是从第二批才开始入选中国工程院的,他们是在第一批入选后的第二年就入选了,袁隆平就是在这一批入选的。所以,他可以说是首批入选工程院的“工程技术”相关领域的学者。

中国工程院一共设立9个部,分别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而袁隆平入选的是农业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