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济南的趵突泉,三个泉眼日夜不息的喷涌泉水,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但在2年前时,网上突然爆出了一个大新闻,据说是为了让趵突泉持续喷涌,在泉水下方埋设了一根管子,趵突泉喷涌的水就是用水泵抽上来的!
趵突泉下埋设管子,这是真的吗?
事情起因是一名网友的趵突泉现场游览参观时的体验,2018年10月4日,微博名为“郎启波”网友在游览趵突泉景区,熙熙攘攘的游客在趵突泉旁边拍照留念,在啧啧称奇的赞叹声中,“郎启波”听到了一阵不那么和谐的声音!
“嗡嗡”的电机声,顺着声音的来源,这名网友找到了一个配电箱,旁边还有几根电线的PVC管子通入地下,所以这位微博名为“郎启波”的网友马上拍照,加上配图发了微博!
这下趵突泉的水泵说立马传遍了网络,连续几天的热搜也让趵突泉处在漩涡的中心,趵突泉官方获知消息后,马上回应称,这个配电箱和水泵不过是园区浇灌与卫生用水,趵突泉水量很大,没有必要再浪费自来水!
双方似乎说的都很有道理,而根据民众对于官方说法的一贯不信任,似乎还更信任网友“郎启波”的说法,但官方说的也不无道理!
趵突泉有可能用水泵吗?
其实从理论上来看用水泵是可能的,但它有一些使用限制,比如我们在景区一些游乐场所的水上项目时,除了极少数的天然水源外,绝大多数都是水泵抽取的循环水,简单的说由于这些水上项目比如室内漂流等水量太大,水都是循环利用的,否则到哪去准备庞大的水源地!
因此我们分析下趵突泉的流量和出趵突泉景区后水流向就知道了,趵突泉水流量大约7万立方米/天,也就说7万吨,大约为一个长宽高各为19米的正方体空间,或者约3个奥运会标准泳池的水量(50米*25米*1.8米)!
这么大得用水量,几乎就占了济南整个城区用水的1/10(2020年6月份,济南整个城区日用水量大约75万吨),如果抽取地下水的话,估计趵突泉地区用不了多久就要地面下陷了,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趵突泉附近有循环利用的迹象,而是出了景区后进入了城区护城河汇入大明湖!
有朋友很尖锐的指出,去趵突泉到护城河的入口处目测一下流量就知道了,要没有趵突泉日夜喷涌,大明湖早就干涸了,当然这有点夸张,但这个推测实在让济南人很生气!
趵突泉水量那么大,它的水到底是从哪来的?
澄清了趵突泉的水不可能来自水泵之后,大家不禁有个问题,这趵突泉每天喷涌7万吨,哪来那么多水可以喷呢?
这个问题从宋代起就有文人墨客对此好奇并着手调查了,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济南任知州期间就曾经调查泉水的来路,当然在古代缺乏现代化调查手段的情况下,最多也就是瞎猜,能不能蒙对那就是凭运气了!
不过泉水的路径没搞清楚,但来头大概也明白了七八分,大概也就是周边比济南还要高的山区,比如曾巩判断的是“泰山之北与齐之东南诸谷之水,西北汇黑水之湾(锦阳川水),又西北汇于柏崖之湾(可能指的是柏崖山处),而至于渴马之崖........”
趵突泉的水到底来自哪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山东师范大学的黄春海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的郑新奇教授就进行了一项泉水的示踪实验,寻找趵突泉水的源头与它在地下所行经的路径!
结果发现在兴隆山投下的示踪剂,大约在8小时之后就在9千米外的黑虎泉检测到了,通过更多的示踪实验发现,趵突泉水的来源主要是从东南、南、西南方向的高山来水!
所以这趵突泉水来源地还不止一处,济南地处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地形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到了500多米,济南市区的地势南高北低,这倾斜地势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济南地形,南高北低
济南地下的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大部分都是可溶性灰岩,由于地下水侵蚀,形成了大量的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这种结构让地下形成了一个能储存大量水资源的地下水库和水源补给通道,而来自济南南部山区的大量地下水,沿着这些地下“管网”给济南补充了大量的地下水!
济南北部的地区更低,泉水为什么要在半山腰露头?
济南北部平面地区,海拔最低只有5米,而济南南部则是部分山区,按理不应该在最低处的平原露头吗?为什么半山腰上就冒出来了?
左侧是致密火成岩
确实是个好问题,济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岩结构,但到了北部地区,地下岩层结构改变了,从可溶性灰岩变成了组织紧密的岩浆岩,而且就在济南北郊,因此济南就像一根一头堵住了的水管,然后在强大的压力下,水管薄弱处就泄漏了,形成了济南城区到处都是的泉水!
济南泉城是天生的,别的城市想玩泉城,那真得装水泵,这成本可就高了!
延伸阅读:趵突泉停涌
尽管趵突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趵突泉停涌也是有的,不过比较好玩的是黑虎泉停了,趵突泉停了,但五龙潭也没停,所以有人就说趵突泉和黑虎泉水泵检修了,但其实黑虎泉高程27.22米,趵突泉是27.01米,五龙潭则是26.2米,很明显五龙潭更低!
趵突泉停涌其实也没什么奇怪,毕竟来自山区流水,干旱季山区无水补充,迟早都要停涌,而市区地下建筑开发,也会引流部分水,而且市区建设规划可能影响更大,因为有可能会断绝地下水源补充通道!
1988年6月23日拍摄的停喷后的趵突泉。(陈之平摄)
因此济南市的地下工程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并且采掘地下水的行为也被严格限制,未来停涌的仍可能会发生个,但至少人为因素会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