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戏剧一定要安排冲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情节必须是经过妥善组织的,即使没有任何视觉效果上的帮助,任何人听到被陈述的故事后,都会对发生的事情感到毛骨悚然或怜悯不已。

——亚里士多德,《诗学》(Aristotle,Poetics)

人类说故事的历史已超过好几千年。我们会蹲坐在营火堆旁边,听着自己族内讲故事的人,把具有魔力的文字神奇地结构为文化上的期望和满足,进而使之成为本族幽秘的神话档案。在许多地方,故事由初期的娱乐需求,进而发展成一种想要创造更动人的情节,并以戏剧方式呈现的品味。不过在亚里士多德和莎士比亚(Shakespeare)将戏剧定位为喜剧(comedies)和悲剧(tragedies)之前,最早的戏剧形式可能是体育上的竞赛——两个对抗者在仪式化的过程中,为了相同目的互相对战,这目的就是:取得获胜的荣耀。

(想查看更多影视行业干货请下载“24帧”APP,24帧——聚集制片人、导演、演员、编剧、摄影、通告的影视人脉 资源对接平台。)

两个裸体的、身上涂满油的年轻人,在沙地上对峙。这两个人都是人中翘楚、上上之选,也都极富技能与活力,而且都是值得尊敬的,是他们自己种族社会认为能代表本族的具有最大力气和勇气的人。其中只有一位会得胜,观众会对胜利者产生支持的举动,一直到整个力量和技能比赛结束为止。

古代的对抗,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校园或职业篮球比赛,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们会因为对母校或是故乡城市的归属感,为竞赛双方中的一边加油,并对其产生忠诚感。虽然运动竞赛极为刺激,但选手和观众可能都不会满足,因为不论谁胜谁负,自己的人生都不会有所改变。不管哪一边获胜,我们的人生和两小时比赛前都没什么差别。

像先前提到的古代选手,被认为是对等且旗鼓相当的,当他们在沙地上翻滚时,其实就有着完全相同的价值感。只要能进到比赛,每一位选手都代表着文化上的价值观——年轻、力量、勇气、技能——不论到底谁赢,结束后他们都可能会一起去共享美食,并分享荣耀。可是当有观众是选手邻居,或是有人下赌注时,竞赛的结果就变成赚或赔的问题了。这时不论输赢,都不再只是精神上的价值(moral valence)而已。

让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在对战。两个人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其中一种,我们称之为好的,因为我们和观众都有与其同样的价值认定;另外一种则是坏的,因为我们的法律和行为准则并不认同这一价值观,更不能与之共存。假如这些对抗者是为我们而战,也就是说我们是和对战结果紧密相连的,那我们的生活便不可避免地会因对战结果而有所改变。假如坏人赢了,我们的生活将会被逆转;若好人得胜,我们的生活会过得更好。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就和结果所带来的可能的改变,更加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赌注出现;这时,我们也就有了戏剧(drama)。

戏剧就是冲突。这是有关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冲突的问题。然而这不仅是敌对的问题而已,戏剧是会给主角生活带来明显改变(significant transition)的冲突——这转变会改变主角们和他们周遭的环境。

1.1  戏剧要合情合理

但是戏剧也并不是事件的记录表,记述着这件事发生了,然后那件事发生,最后有些事出现。戏剧是要陈述故事,也就是:这件事发生了,也因为这件事的原因,所以那件事也跟着发生。戏剧要有因果的结构,也要让我们觉得它在生活上是合情合理的。

戏剧不是生活,生活往往太过平凡。早上起床、刷牙、吃早餐、上班、不小心爆胎、带狗去兽医院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上的事件,只构成日程表,绝大多数不会有清楚、满意的结果。可能我们会产生感动、刺激、失望等高低起伏的情绪,但大部分说来,生活只是由日常事件的众多插曲组成的整体,每个事件的重要性差不多是相同的。

戏剧,应该是浓缩后的(encapsulated)生活,把生活简化至最基本,但强化出最本质的东西。戏剧是线性事件,事件按叙述上的安排一一发生;戏剧告知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对抗——冲突——结果”这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其间每一部分都会使生活发生明显的改变,直接冲突带来成功或失败的影响。电影《洛奇》(Rocky,1976)并不是叙述拳击史,而是表现一个人寻求力量来追逐梦想后的改变。《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1980)则讲述了主角和母亲关系改变,接着影响到全家人的故事。电影《雨人》(Rain Man,1988),讲述的是主角和其患自闭症的哥哥的关系改变,带来了主角为人处事态度的转变。《勇敢的心》(Braveheart,1995),则述说了在大环境影响下,一个人由自鸣得意地臣服到大胆反抗的转变。


因此,我们可以说:

(戏剧就是安排冲突)

编剧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萃取出生活中的重要意外事件,并且将之强调出来形成突出段落,并用来述说带来转变的故事。为达此目的,编剧要学会压缩时间和拆解事件。

富有想象力的编剧,创造故事丝毫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案来代表所有的素材,也就是从α到Ω的一切存在,以及从直向压缩到横向压缩的状态(参见下页的图)。很明显的,整个宇宙历史有太多的素材可以写成剧本,编剧一开始要做的,就是把时间压缩至一个可掌控的比例(proportion)。

不论为故事所挑选的时间是现代、过去的几千年,还是未来的数百年,编剧都要限制故事的范围。也因为特定的故事,时间更会被限制在一周,或24小时,甚或是几分钟之内。编剧要有技巧地审慎选择故事范围内所需要的故事元素,来作为明显的转变(也就是X的位置)。通常编剧生手会在这转变之前,不自觉地纳入太多观众不必知道的故事事件。但是有经验的编剧会知道,包围在X位置附近的时间长度内发生的事件,都是极其重要的,并且和X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同样地,有经验的编剧还会拆解事件,挑选出对故事带来直接冲击的部分,并且是和这故事的X有真正关联性的部分。举例来说,每个人都知道,电影中的角色是不需要从皮夹中掏出正确数额的出租车费的,大多数都是随意取出一张纸钞递给司机就可以了。这是因为确切的出租车费和剧情的结果并没有任何相关,和故事中的明显转变,也没有任何事关成败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如果编剧需要的话,一些生活上原本很单纯的事件,也可能给故事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一般电影中若出现停车场空间,造访的主角们往往是不会停留的。但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和大卫·纽曼(David Newman)在重要剧本《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中,却以这不变的传统做法,营造出惊悚的效果。


邦妮、克莱德还有他们有点笨的驾驶员莫斯,到了一个小镇去抢劫银行。虽然是一个小镇,但却因为车辆太多,使得莫斯无法找到停车位。这也许无妨,因为抢劫的过程很快就会结束。然而当邦妮和克莱德还在银行里面的时候,莫斯看到了一个停车位。为了达到取悦他们的目的,莫斯想尽办法将车子硬塞进狭小的停车位中。很不幸地,当邦妮和克莱德从银行出来后,却找不到车子了。而后,当莫斯费力地要把卡住保险杆的车子移出时,邦妮和克莱德找到了他,于慌乱中只好先爬到车上。这时愤怒的银行经理冲了出来,跟着跳上车子。被这出人意料的状况吓坏了的克莱德转身直接在银行经理的脸上开了一枪。

这是这部电影中非常可怕的一幕,同时也是本片转变为悲剧的开始。在此事件之前,本片都谨慎地避免暴力,而且带有抒情的风格。找不到停车位的场景本是没有特殊意义的,但编剧却谨慎地挑选既平凡又有些好笑的事件来震惊观众,并使之成为大变动的关键,同时把故事带入了黑暗世界。

1.2 剧本的前提

经过谨慎缩短故事中相连的时间,挑选出会立即给主角生活上带来或成或败的显著影响、剧烈改变的事件,编剧接下来就需要发展出前提(premise),也就是对故事主要冲突所做的简要陈述:

谁是主要角色?

谁是对手(antagonist)?

他们为什么对抗?

这冲突的结果,会带来什么改变?

为什么主角必须采取行动来达成这个改变?

这些问题都经过选择解决之后,传达给观众的戏剧才会是完全的(gestalt),带有满足的感觉和形态完整性的,同时才会和日常生活中偶发事件的记录,有了明显的差异。接下来,我们要进入由前提延伸出来的,针对观众设计的段落,亦即建立戏剧化故事的结构——开始、中间、结尾。

为你的剧本写下三个句子的前提。

■ 一个主角和另一个主角对抗。

■ 为什么这些角色要互相对抗,才能达到各自的特定目标?

■ 根据这出戏,主角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24帧APP—一个汇聚了制片、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剪辑、通告的影视平台,助你实现电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