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真能从鬣狗群中认出女王吗?其实是女王自己作死的

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狮子能认出斑鬣狗女王。国家地理的纪录片《永恒的敌人》中,有两段狮子杀死鬣狗女王的镜头,但片里从没说狮子是认出了鬣狗女王才捕杀的,这说法是一些网友的脑补。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纪录片里的这两段镜头。

第一段,在41分45秒以后。鬣狗女王和另外两只鬣狗捕杀了一只斑马,正在享用。这时,狮群的二号头领瓦德杜米拉巡视领地正好遇到。瓦德杜米拉是著名的鬣狗杀手,它立即就冲了上去,鬣狗四散而逃。瓦德杜米拉追上鬣狗女王,咬住了女王脊背。尽管后来有几只鬣狗赶来营救,但已经来不及了,雄狮松口后,女王已经站不起来了,很快伤重而亡。

第二段,从51分开始。狮群与鬣狗群对峙,新任鬣狗女王频繁挑衅狮王,这个狮王就是瓦德杜米拉的大哥。老大性格和老二不一样,它很少攻击鬣狗,因此鬣狗们也不怕它,狮王也确实没把鬣狗们怎么样。

鬣狗女王尾巴高高翘起,并发出“唩唩”的吼叫声;我专门查了著名鬣狗专家克鲁克的名著《斑鬣狗:掠食和社会行为研究》,这是示威的举动。新任女王的这个举动获得了鬣狗群的赞誉,为它赢得了威信。

鬣狗的频繁挑衅激怒了狮群,雌狮和鬣狗们相互追逐、混战起来,有只雌狮开始追赶新任女王。正在这时,二头领瓦德杜米拉忽然回来了,它加入了追捕,并在雌狮停下后继续接力追捕。瓦德杜米拉最后追上了鬣狗女王,一口咬住了脖子,不多久女王就咽气了。

我们分析来一下两任女王为什么被干掉。

前任女王是在与同伴一同吃食时遭袭击的。作为女王,它处在最佳进食位置,而且吃的最投入,丧失了警惕性;而另外两只鬣狗则在兽尸的外围位置,还得时不时地挪地方。因此,当雄狮出现,女王最后发现雄狮,逃跑就比两名同伴慢了几步。

继任女王是多次主动挑衅狮子,它站在鬣狗群最前边,离狮子最近,因此逃跑的时候自然也就落在了最后。所以说,这个继任女王是自己作死的。

这两段视频里,雄狮都只是咬了落在最后的那个鬣狗,仅此而已,并没有刻意选择女王。那么,狮子对鬣狗的攻击到底与鬣狗的社会地位有没有关系呢?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鬣狗是不是容易遭到狮子攻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鬣狗离狮子的距离,另一个是它的警惕性。距离狮子越近,警惕性越低,就越容易在逃跑时落在最后,被狮子干掉。

动物学家在东非对17只鬣狗进行了观察。发现在与狮子的冲突中,通常是低等雌鬣狗离狮子最近,在40米以内;然后是高等雌鬣狗(最高等的就是女王),在45~55米之间;而中等雌鬣狗离得最远,在45~70米。雄鬣狗(比最低等的雌鬣狗地位还要低),距离狮子30~60米远。

而对狮子的警惕性(通过对狮子吼声的反应来判断的),任何等级的雌鬣狗都是相同的,但雌鬣狗要高于雄鬣狗。

从这份研究来看,雌鬣狗易受狮子伤害的可能性,从高到低依次是:低等>高等(含女王)>中等;而距离狮子一样远的情况下,雄鬣狗比雌鬣狗容易被杀。

鬣狗应该怎么样对抗狮子呢?正确的做法是“列阵”,就像下图的做法,站成一排,肩并着肩、共进退,在有一定数量优势的情况下,这样能抵挡住狮子的进攻。一旦鬣狗开始四散溃逃,落在最后的鬣狗就很危险。尽管鬣狗速度比狮子快(鬣狗每小时65,狮子是59公里),耐力也更强,但狮子加速度快,能凭借启动优势追上鬣狗。

狮子是自然界中对鬣狗最大的威胁了。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公园,鬣狗的死亡有71%是狮子造成的,研究人员在为期1年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四只幼崽和一只成年雌性鬣狗被狮子杀死。而在东非,根据克鲁克的研究,死亡的鬣狗中有55%是被狮子杀死。

尽管狮子捕杀是鬣狗最常见的自然死亡原因,但考虑到成年(2岁以上)鬣狗总死亡率非常低,被狮子杀死依然是件很罕见的事,多数成年鬣狗能在与狮子的冲突中全身而退。狮子和鬣狗竞争的主要形式是食物争夺,而非直接杀戮。狮子杀死的鬣狗最多的还是两岁以下的未成年个体。

综上所述,尽管狮子和鬣狗是永恒的敌人,但狮子对鬣狗的杀戮并不算特别严重,更没有专杀女王这种说法。杀的未成年多于成年,而在成年个体中,低等鬣狗更容易被狮子杀。

很多人喜欢边看视频边乱脑补,作为娱乐也无伤大雅,但科学解读动物行为是要讲逻辑、讲证据的,普通观众并不具备这个学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