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对盟军来说,可谓是捷报频传,形势一片大好。在欧洲,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开始战略反攻;在非洲,蒙哥马利击退隆美尔收复托布鲁克港,而增援非洲的“火炬行动”,更是宣布了美军正式介入欧战的开始,战争转折点来到了。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战场,美、日两军围绕瓜纳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海上较量告一段落。在三天的厮杀中,美军既阻止了日军对瓜岛的增援,又严重打击了其攻占的信心,彻底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但战斗仍在继续。
日本有了放弃瓜岛的想法。
鉴于瓜岛迟迟拿不下来,百武晴吉的3万人被困在岛上,东京大本营决定采取断然措施,紧急组建了第8方面军,下辖百武的第17军和新组建的第18军,由今村均担任司令官。然而,面对这么一副烂摊子,今村均似乎也越来越没有信心。
首先,刚上任的今村均自然清楚拿下瓜岛的重要意义,他答应百武“一个月内派2个师团上岛”,但随后百武的报告称:“官兵靠吃草根已超过了一个月,每天有上百人饿死,请火速运送补给”。言外之意就是,等一个月,岛上的日军就死绝了。
其次,作为好友的山本五十六,也对胜利不再有任何幻想。他认为,过去一架零式战斗机可以单挑5-10架美机,但几次大战下来,损失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而“精英式”的培养模式,没有多少新飞行员可以补充,实际上也来不及补充。
山本还坚持认为,如今的联合舰队已大不如从前,以航空母舰和飞机为主导的海上作战,贸然地出动舰船增援瓜岛,无疑是“飞蛾扑火”,既不能挽救瓜岛日军,又白白损耗本就不多的海军力量。事实上,日本海军再未展开过大规模军事行动。
让今村略感安慰的是,山本答应用潜艇运送补给。在随后日子里,日军先后13次运输,成功率只有50%,输送的物资不到200吨,兵员不到140人。相比3万人,这样的增援十分有限,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忽略不计。他知道不能再指望海军了。
事已至此,个别高官开始有了“放弃瓜岛”的想法。在他们看来,美军不断加强瓜岛防御,而越打越弱的海军无力帮忙,唯有“立即撤退”是良策。但真要由谁主动站出来提出,谁都不愿意,因为谁都不愿承担失败的责任。今村也是很为难。
“铁桶运输”。
1942年12月,瓜岛3万日军在美军封锁下,已断粮一个多月,草根、蜥蜴成了他们“最美味的口粮”。百武晴吉的“催粮”电报发给拉包尔基地,刚刚出任第8方面军的今村均也毫无办法,只得转发东京,但大都“泥牛入海”,没有下文。
然而,3万条生命不能不管,联合舰队只得再次像以往“老鼠搬家”似的,重新启用“东京快车”,趁着夜色用驱逐舰将物资运抵瓜岛,但现在的美军依托先进雷达,夜战能力大大增强。如何突破瓜岛海上防线,并安全返回是运输的大问题?
“聪明的”日本人想到了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将洗净的汽油桶装上一定的粮食,保证它不至于沉底,并用绳子连接好放在驱逐舰上。当到达瓜岛附近海域时,将这些“铁通”推入大海后即刻返回,再由瓜岛日军派汽艇勾住绳索拖到岸上。
这个方法就是利用驱逐舰的高速,轻易突破美军海上防线,采取“一刻不停留”的方式,再利用高机动性返回;而日军把守的近海,美军舰船不敢靠近,既运送了粮食,又保证了驱逐舰的安全。这就是“东京快车”的升级版——“铁桶运输”。
首次参与运输的8艘日军驱逐舰带着1100个“铁桶”,利用夜色快速向瓜岛驶去。谁知,破译日军密码电报的美军,早已做好了拦截准备,就在其释放“铁桶”的同时,美军从黑暗中杀了出来。双方厮打在一起,既用舰炮对轰,又是鱼雷攻击。
日军仅以损失1艘战舰的代价,击沉美军战舰1艘,另3艘重伤,获得这次海战的胜利。被打得灰头土脸的美军,把怨气全部撒在“铁桶”上,用机枪对着“铁桶”一阵扫射,大多数“铁桶”沉入海底喂了鱼,岛上日军只抢出了100个铁桶。
看来,日本海军打仗可以,后勤不行。不死心的日军又进行了三次“铁桶运输”,早有戒备的美军,改进了攻击战术,使得日军总共投放的2700个“铁桶”,只有410个送上了岸。而驱逐舰接连损失,让忍无可忍的山本下令取消“铁桶运输”。
也就是说,3万日军的口粮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愤怒的今村除了大骂山本“不够意思”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对于日军来说,陆军在受罪,海军“撂挑子”,再这么打下去已毫无意义,东京大本营也终于认真考虑是否“放弃瓜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能打仗,饿着肚子谁也不行。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