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地震频发,罪魁祸首是否是高层房屋集中,地壳运行规律变了?

最近这20年,我们身边耸立出多少高楼大厦,虽然没有人去专门统计,但肯定是个很庞大的数字。虽然有人会说茅草土墙房冬暖夏凉,但现实生活中只要有条件了,有几个人不是首先改善居住环境?而相同的时间,要说对地震最有发言权的人除了地震学家,应该就是广大四川人民了,因为我们不仅经历了大地震,更是小震不断。

地震的自然发生频率是多久一次?

如果有人注意过“地震”这个词的基本释义,对于它的基本解读并不是自然灾害,而是自然现象。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明明就是让人听着都害怕的事情,怎么会被定义为自然现象。其实,这一点我们从地震的发生频率,以及破坏性地震的占比就可以明白了。

实际上,地震的自然发生次数远比很多人想象的多,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来看,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次数平均会超过500万次,而一年一共也才三百多天,相当于每天都有地方发生过地震。之所以我们真实感知到的很少,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地震的震级都小于人体能够感受到的强度,这些三级以下的地震主要是通过地震仪记录下来。

另一方面,尽管时不时都有三级以上的地震发生,但这个世界也很少,大到并不是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感同身受,即便当年面波震级达到8.0级的5·12汶川地震在发生时,仅仅是我国境内也不是全部地区都有震感,又何况是哪些距离更远的地方。所以,关于地震的消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的网络平台得知,往往也只有震级较大、破坏力较强的地震才会有官方消息专门披露。

地球地壳的运行规律,可能因高层房屋太集中而受到影响吗?

众所周知,地球的内部构成主要有三个部分,它们由外到内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要知道仅仅是地壳这一层的厚度就可以达到数十公里,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地都是地壳这个区域。当然,截至目前,地球上已经发生过地震深度达到几百公里的深源地震,所以,地震还有可能发生在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中,只不过这样的地震一般不会给地震区域造成太大的影响。

当实际上,地震的震源深度值越小,其可能给地表造成的破坏程度反而更大,因为,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释放的能量距离地表越近就能形成越强的冲击力。地震本质上就是能量的释放,可能是板缘地震,可能是板内地震,也可能是火山地震,但地震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并不只是与板块运动这一方面有关,局部地区的地质环境也会对地震的发生造成影响。

但是,在造成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却并没有高层房屋建筑太密集这一条。尽管现在新小区基本都实现了人车分流,车辆都有专门的地下室来进行停放。但是,尽管某些大型商场拥有四五层的地下停车场,但这个垂直高度并没有很高,至少将其高度和地壳的深度相比完全不值一提,尤其是那些修建在大陆上的高层房屋。

地壳就是地球的一个外壳,主要由岩石构成,上层物质主要是花岗岩层,也叫做硅铝层,下层则是玄武岩层,也将其称为硅镁层。但是,平均厚度为17千米左右的地壳,其实也在不同地形中存在差异,比如,高原地区的地壳厚度可能达到70千米,但大洋地壳的厚度却往往只有几千米,而地球上地壳最后的地方正是我国的青藏高原。

简单来说,地壳运动的变化主要受制于地球内部活动,科学家将这股力量称为内应力,这种力量可以让地球的结构和物质发生变化,而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等地形的出现和小时都与此密切相关。地壳运动被划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主要形态,前者也被称为造山运动和褶皱运动,顾名思义,这样的运动方式常常会让地球上形成新的庞大的褶皱山系;而后者则被称为造陆运动或升降运动,高原、平原的诞生和海退就因此而发生,所以才有了海陆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