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上的鸟窝有些都是露天的,下雨时怎么办?下雨鸟类都在干嘛?

我们经常羡慕自由飞翔的鸟儿,但是当我们看到它们露天的窝,经常还是一个窝口朝打开的鸟巢时,我们可能会去思考,这要是下雨了怎么办呢?

在竞争激烈的野外,鸟儿不像我们这样安逸,它们随时都在面临生存挑战,虽然下雨很常见,但是对于大部分鸟儿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下鸟窝,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鸟窝都是这样窝口朝天,任风吹雨打的,而且是大多数都不是这样,只有少数几种鸟是这种造型的鸟窝。

鸟窝的形状

我们看到这种朝天的鸟窝是比较典型的杯状鸟巢,大多数都是雀形目鸟类的巢,以及一些非雀形目鸟类,包括一些蜂鸟和一些雨燕等等。

而一些大型鸟类是不喜欢筑巢的,它们一般喜欢在地上、草丛,甚至是悬崖随便刮擦两下,然后有一个巢穴的形状,这就算是一个窝了,这种窝被称为刮擦巢,比如我们熟悉的各种家禽、老鹰等等就只会筑这种窝。

这种巢型通常具有足够高的边缘,以防止卵滚动,边缘有时是一些植被,小石头,贝壳碎片或羽毛所衬。

还有一种被称为土堆巢,“大长腿”的鸟类就喜欢搞这种建筑,它们用大长腿抓出一个个土墩,土墩下有沟壑,它们把卵产在沟壑里。

这种土墩的好处就是会帮忙收集热量,并帮助孵化卵,和海龟或者其他爬行动物的情况有点像,典型代表就是火烈鸟。

还有一种是洞巢,不是只有哺乳动物会打洞筑巢,鸟类一样会,在没有去大西北前,我一直以为鸟巢都是搭在树上的,在大西北我看到各种各样在土墙上打洞的鸟,典型代表就是穴居猫头鹰。

这种洞巢确实基本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因为洞巢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比树上的巢要保暖许多,大多时候鸟类都是自己挖洞的,有时候也会去占领小型哺乳动物的洞。

还有一种洞巢是占领一个树洞作为自己的巢穴,典型代表包括鹦鹉,山雀,蓝鸟和大多数犀鸟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的鸟巢,平台型的(十分壮观)、球形的,下垂型的,把鸟类比作建筑师真的一点不为过。

虽然鸟巢五花八门,但是它们的巢很少是用来住的,基本只是用来育种的,而且是每年都会重新筑巢,所以你会看到一大堆的空巢。

但是有一些留鸟除外,这些鸟会筑一个被称为冬巢的鸟窝来御寒(大多数留鸟也不会筑巢来御寒,冬天它们就是成群结队的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既然鸟巢专门是育种用的,本身就不是用来遮风挡雨居住用的,所以露天的鸟巢问题就不是很大了,这种鸟巢还有自己的一些优势。

杯状鸟巢的优势

首先搭建一个这种杯状巢穴的时间就不会太长,而且需要的材料也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时候都是一些比较轻巧的小草就可以了;另外,可以选择的地方也很多,很多树枝都可以。

而且十分容易起飞和降落,这种好处就是可以很好的躲避捕食者,当捕食者出现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飞走。

就挡与而言,大部分鸟窝下雨的时候都是会变湿的,即便它们不是朝上开口的。既然反正要湿,干嘛不选择一种相对高效一点的呢?

话虽如此,但是下雨天对于鸟类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特别是体型小的鸟。

其实大部分鸟类的羽毛上有油脂,这有点像穿了套雨衣一样,可以让雨水顺着羽毛下滑而不是吸收,这可以让它们承受一定的雨水打击。

但如果是下暴雨,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很多鸟类可能会因此丧命。

下雨的时候鸟类都会做什么?

下雨给鸟类主要带来两个潜在风险,最大的一个是体温过低:鸟类通过在羽毛下捕捉微小的空气袋来保持温暖,就像羽绒服的保暖效果是一样的。

如果这些空气袋里充满的是水而不是空气,鸟类就会迅速变冷。

冷的更快之后,为了补偿热量损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新成代谢,这就带来第二个风险——饥饿。

对于热量损失而言,越小的鸟,热量流失越快,因为较小的鸟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这意味着它们散发热量的速度更快,并且它们的能量储备通常还较小。

而下与天的时候也不好飞出去寻找食物,因为飞出去意味着身体越容易被打湿!

大多时候,暴风雨来临前,鸟类是会躲避起来的,以免自己被雨水打湿,但是如果真的是长时间下雨的话,对于鸟类来说是致命的。

虽然小型鸟类下雨时更容易失去体温,但是他们也更容易找到躲避的地方,而大一点的鸟,或者需要保护幼崽的鸟就不太一样了,他们会摆出这样一个姿势(如下图)。

它们把毛发稍微蓬松起来一点,然后头部缩回,头朝着与,身体挺直,这是很多鸟类的避雨姿势,有时候是一群鸟挤在一起保持这个姿势。

这个姿势可以减少雨水打到身上的概率,然后头部缩进去可以增加保暖机会,羽毛稍微蓬松可以尽量减少雨水进入内部羽毛,尽量留住体温。

如果这时候它们需要保护幼崽,经常是一只停留在巢穴保持相对避雨的姿势,另一只出去寻找食物。

最后

野外的生活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下雨的时候,我们可能通过交通工具还是要照常工作、上学,但是在动物世界(除水生动物外)基本就是要停止一切活动了,躲起来等待雨停。

暴风与前总是十分宁静,因为下雨对于动物而言可不是什么好天气,特别是鸟类这种体温更高的动物而言,因为恐惧,在感受到即将下雨时便找地方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