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9日,美国海军陆战一师没费多大周折,顺利登上瓜岛并占领了日军即将完工的机场,为纪念中途岛战役中阵亡的英雄,该机场取名“亨德森机场”。然而,师长范德格里夫特非但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甚至对固守机场没有信心。
原来,由于日军不断地骚扰,美军登陆作战草草收场,本该上岛的物资和兵员有许多被原路拉回。此时的陆战一师,可谓是现代版的“鲁滨逊”,没有增援、没有掩护,一切只能靠自己。而如何守住瓜岛?成了范德格里夫特面对的最大问题。
首先,他十分清楚未来战役的成败取决于制海权,而制海权又取决于制空权。然而在没有航母支援的情况下,亨德森机场将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于是,在卸载物资的时候,他特别要求先紧着大型施工机械卸载,以便以最快速度发挥机场作用。
好在日军的施工大队逃跑时留下一些设备,并且亨德森机场已完工了800米跑道,美军工兵昼夜奋战,仅用一周就将剩下的400米完成。这一天,第一批31架战机到达瓜岛,这让一直愁眉不展的范德格里夫特,终于对防守瓜岛充满了信心。
其次,围绕亨德森机场的防守,他在东、西、南三面修建环形工事,同时将为数不多的坦克和火炮部署在中央位置,可以随时对各个方向提供炮火支援。同时,为了做好长期战斗下去的准备,他将所有的物资和弹药放置在结实的地下工事内。
更重要的是,范德格里夫特坚持“以守为攻”的战术原则。他了解自己的部队,虽然该部组建较早,但随着战争爆发,大部分骨干被抽调组建新的陆战师。上岛的队员大多是没有经验的新兵,只能在防守中积累经验,在防守中提升战斗力。
事后证明,范德格里夫特的防御策略是正确的。因为他知道部下面对凶狠的日军,最缺的就是战斗经验,以及不善夜战、近战的能力。唯有“以守为攻”,以优势火力弥补自己的“短板”,不断地消耗对手,只要能坚持拼下去,日军必败。
果不其然,日军的第一波攻击被轻易化解。
1942年8月22日,驻守瓜岛的陆战一师又迎来了第二批战机。如今的亨德森机场拥有各类战机近60架,并与弗莱彻的舰载机一道构筑起两条空中防线,而远道而来的日本战机只能留空15分钟的现实,让美军始终控制着瓜岛的制空权。
与此同时,东京大本营也在计划趁着重创美国海军之际,以一木支队的近千人作为先遣队上岛后,与逃入密林的日军施工部队取得联系,并详细对上岛的美军进行侦查。待其他攻击部队到位后,一举歼灭美军,而后挥师北上夺回图拉吉岛。
然而,登陆没有遇到一丝抵抗的一木,狂妄地认为,区区两千美军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不用等待其他部队帮忙。更何况,一旦将岛上的守军肃清,那么他就会成为此战最大的功臣。说白了,目前的对手不是美军而是友军,他担心被人抢功。
抱着这样的心态,一木决定立刻进攻。这天深夜,一木支队悄悄来到距亨德森机场2公里处,没有遇到任何美军,这让他暗自窃喜。可是,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对面的阵地上有一万多双眼睛在死死地盯着他们,守株待兔似的等着日军来进攻。
战斗可想而知,就在日军头缠白布条,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高喊“万岁”冲锋的时候。美军阵地上发射的一发发照明弹将黑夜照成了白昼,各种兵器同时开火,冲锋的日军被成片地扫倒,他们这种不要命的冲锋,确实把美军吓坏了。
但在优势火力下,日军始终未能突破防线,这让陆战队员们很快从胆怯到渐入佳境,机枪、步枪、炮火支援配合得恰到好处,日军的几次冲锋都被打退。这时的一木也被打得没了脾气,下令暂停进攻,而美军似乎没有反冲锋的意思,一动不动。
其实,按照范德格里夫特的要求,前线美军恪守“夜间不出击”的原则。天亮后,在机场轰炸机和6辆坦克的掩护下,陆战一师发起了全线反击,走投无路的一木支队全军覆没,其本人切腹自杀。美军获得了自登岛后第一场胜仗,士气大振。
总之,此战最大的功臣当数范德格里夫特。在航母撤离,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冷静地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将发挥机场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并用优势火力弥补美军不善夜战、近战的短板,他也因此战而一战成名。
如果没有亨德森机场,驻岛美军会怎样?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