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作者 / Li
策划 / Ivan、白一一
插画 / 莫恩恩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过去十年和父母关系的变化。她感慨道,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和父母相处。
她以前是个乖乖女,25岁以前,跟父母分开的时间从没超过1周,亲子间十分亲密。
但有一阵子,他们之间得矛盾变得越来越多。
两代人对人对事的很多看法不契合,她越来越感到自己没有自由、不被理解,索性搬到外地独自生活,打算自己的事情能不告诉父母就不告诉父母。
在外地几年,她蜕变成了一个非常独立的人,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过得很充实。可是一想到自己和父母打电话总是没话找话, 想带他们一起去旅游又害怕吵架,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她问我,独立自主的生活,和亲子间的亲密,难道不可兼得吗?
她的疑问让我想到一个家庭研究中的概念:亲子间的“离合关系”。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01.
自主vs亲密,你会怎么选?
有个关于亲子关系的说法很流行: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而建立的关系。很多人也相信自己最终应该和父母独立开,甚至保持距离。
毕竟,现实反复告诉我们,不离父母远一点,我们很难自由地追求想要的生活。但是很多学者研究发现,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真正的亲子关系,同时存在着“离合需求”(Chen & Dai, 2006)。
不论看上去我们多爱或多讨厌父母,在内心深处,这两种需求都是同时存在的。当与原生家庭的分离被广泛讨论时,有学者指出,最理想的亲子关系并非彻底与父母分离,而是维持离合两种需求的动态平衡(Youniss,1983)。这种平衡可以让亲子双方在表面的叛逆、独立、距离之下,维持稳定、深层次的情感联结(Grontevant & Cooper, 1986)。
我们独立的生活,因此有安全的“大后方”,我们和父母间的关系,才真正平等、双向、互惠(White et al., 1983; Hu, 1995)。
怎么判断我有没有平衡离合需求呢?我常跟父母吵架,我的朋友从不跟父母吵,是不是ta平衡得比我好?
别急,这里有几道题,可以帮大家测试一下。
? 第一题 ?
此时你会:
A、和父母探讨他们这么想的理由,并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B、反驳父母,指出他们的错误,希望“矫正”他们
C、随意附和或转移话题,避免和父母发生争论
▼
? 第二题 ?
这时,你更可能:
A、被妈妈弄得很烦,连带着对爸爸也有不满:他明知道她生气的点还不改。要是他不惹她,你也不会左右为难
B、敷衍了事,或找借口不掺和,避免被父母的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C、安慰妈妈,和她交流你对这次事情的感受,有可能的话也去关心下爸爸的心情。
▼
? 第三题 ?
你更可能:
A、听父母的,或期待父母全权帮你解决问题
B、将父母当做可求助的资源或适当接受父母帮助,但主要还是靠自己解决问题
C、绝不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迷茫或困境,免得被干涉
▼
? 第四题 ?
你更选择:
A、觉得父母整个人都很讨厌,找机会离开他们,或减少交流频率
B、好好当个乖宝宝吧,和父母冲突总是让我感到很可怕
C、不会刻意疏远父母,努力在冲突中找到改善关系的机会
▼
02.
怎么做才能真正平衡离合需求?
在讨论怎么做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事实:在中国社会成长的我们,想要平衡离合是很困难的。文化环境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障碍。
在中国社会,孩子听话顺从是常态,独立自主会被视为叛逆;父母为孩子牺牲自我会被赞扬,追求自己的人生则被指责为“自私”。
因此,我们身边很少有既独立又联结的亲子榜样,我们会在平衡离合时怀疑自己有没有真的做错、过分,父母也不理解,会误会我们,或想矫正关系(Yu, 1996)。
而在被父母影响、安排着长大的过程中,我们的自我里早已渗透了父母的部分(Yu, 1996)。平衡与父母的离合需求,考验的也是我们和这部分自我的关系:如果我们原本就喜欢或讨厌这个部分,我们会相对容易地全盘接纳或舍弃。
可如果我们既不喜欢它,又发现它能在一些情况下帮助我们,甚至带来一些好处,我们又如何进行取舍?思考这个问题很辛苦。
毕竟,我们被这部分自我指导生活这么多年。如今不再依赖它,我们要如何面对未来的选择?又如何建立新的自我?
这一连串疑问,很可能让我们想要放弃思考与这部分自我的关系,更不会去处理。
因此,对于成长在中国的孩子来说,一步到位建立全面的离合平衡是不现实的。我们建议你先在认知和解决冲突方面寻求独立自主(离),在情绪和功能方面和父母保持联结(合)。
你可以做下面几件事:
1、建立独立自我认知,锻炼为自己人生负责的能力你可以通过和父母以外的人的交往,全面地了解自己,逐步建立独立、全面的自我概念,获得独立做出选择的能力。
你还可以及时和父母沟通你的计划和成果,甚至和父母谈论你的失败和反思。这也会锻炼你独立自主的能力——毕竟,被质疑甚至被嘲讽,也是独立自主可能的后果,需要你面对和承担。
2、学会将冲突和人、关系分开看待想要在解决冲突方面独立自主,你需要学习分析冲突,找出哪些是你能做的、怎么做,而不是一吵架就归咎父母或说“关系不好”。
下面的表格可以帮到你:
3、保持情感联带(affectual solidarity)和功能的联带(functional solidarity)
保持情感联带,就是让你和父母的关系中有正向的情绪流动。
保持功能联带,就是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服务、协助,或至少让彼此觉得对方是可及的(accessible),是可以求助的对象。
当你做到这些,父母会感到他们没有因为你追求独立而失去你,因此更愿意配合你。当你们习惯了这样的相处后,你可以逐步尝试恢复认知和解决冲突方面的联结,比如遇到不一致时和父母坦诚沟通,即使吵架了也不忘真诚地关怀彼此等等。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父母特别高压,管你管得很紧,让你完全没有寻求独立的空间,更别说平衡,那么我想对你说:
▼
首先,我希望你不要太焦虑。
研究表明,很多人是在28岁以后,才觉得自己可以独立于父母生活(Frank, 1998),也就是说,如果你未满28岁,感到自己无法独立,是很正常的。
并且,会有一些特别的时间节点迫使父母面对你独立自主的需要。比如你独立工作、恋爱、结婚等。这时父母不得不承认,他们不再对亲子关系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因此更容易给你空间,你也正好检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全无依恋父母的需要。
但更重要的是,责怪父母不配合,也许意味着你没有真正想独立自主。
研究发现,很多成年子女并不希望父母和自己像朋友一样平等(Burgau, 2001),而是希望父母可以一直为自己遮风挡雨(Nydegger & Mitteness, 1996)。而责备父母,其实也是躲在父母羽翼之下的表现之一。
通过指责父母,我们也许可以不用面对自己能力的不足,不用面对自己对于独立自主的迷茫和担忧,也可以不再为关系做出努力。所以,虽然确实存在不可理喻的父母,但是我们也需要提醒自己:我是没有机会平衡离合需求,还是不想平衡离合需求。
最后我想说,亲子关系最大的特点可能在于被动性。我们被动地和一对夫妻成为亲子,这一生都无法脱离。这也成为很多人对亲子关系感到无力的原因。
我也一度困扰于此,但是当我意识到我也不是父母理想的孩子时,我释怀了——也许这就是我们两代人这一世的功课,不是轻松经历理想的亲子关系,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里,尽可能创造想要的生活。
在我自己平衡离合的过程中,我学着改变自己和父母的沟通方式,学着觉察他们的立场和情绪。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可是我的行动真实地推动了父母的改变。他们也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有时觉得我讲话太正式,却也在调整自己的沟通模式。
我原本也觉得,单方面努力改变不了什么,可是当我真的撬动了关系,我愿意继续努力下去。如果有得选,我还愿意和他们做一对亲子吗?
看他们本来的样子,我不确定。
但因为他们愿意和我一起改变,我想我会。
References:
Bartle-Haring, S., & Sabatelli, R. M. (1997). Emotional reactivity toward parents and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differences across gender and type of relationship.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6(4), 399-413.
Buhl, H. M. (2008).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tion in adult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9(2), 262-281.
Grotevant, H. D., & Cooper, C. R. (1986). 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Human development,29(2), 82-100.
Hoffman, J. A. (1984).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 170-178.
Nydegger, C. N., & Mitteness, L. S. (1996). Midlife: The prime of fathers. In C. D. Ryff & M. M. Seltzer (Eds.),The parental experience in midlife(pp. 533-55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hite, K. M., Speisman, J. C., & Costos, D. (1983). Young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Individuation to mutuality.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Youniss, J. (1983).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dolescence by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陳志賢、戴嘉南(2006). 長期離家出走青少年親子離合關係變化之研究。高師輔導所刊, 15, 1-34。
余德慧、蔡怡佳(1996). 親子「離合」關係與離家問題。高師輔導所刊, 1,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