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植物的“高科技”:捕蝇草如何知道吃的是苍蝇,而不是石头?

相比于长着眼睛能移动的动物,自然界中的植物好像都不怎么有趣,它们只会呆呆地立在那,什么都不做。

当然,植物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懒汉,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有一些植物是相当有趣的,比如一经碰触就会害羞的含羞草,跟着太阳转的向日葵等等。

但是植物中最能激起人们的兴趣的要属食肉植物了,小学课本上的猪笼草应该是大多数人知道的第一种食肉植物。

其实食肉植物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目前已知的食肉植物大概有600多种,它们主要分布在湿地附近。

不知道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食肉植物怎么知道自己捕获的是“肉”而不是石头或其他东西?

难道也是像人类一样靠嘴巴尝?我们以捕蝇草为例子,了解一下食肉动物是怎么吃“肉”的。

其实吃肉是迫不得已

捕蝇草原产于亚热带的湿地,在美国东岸的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莱纳州都有分布。1759年,殖民在此的英国人首次发现了它们。

虽然它叫捕蝇草,但飞虫只占它们食物来源的不到5%,它们主要吃蚂蚁(33%),蜘蛛(30%),甲虫和蚱蜢。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即使是深海中的藻类,也借着折射进水中的阳光生产氧气。

捕蝇草作为植物也不例外,虽然它会吃肉,但它也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跟一般的植物没有两样。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糖糖可以为植物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另外它们还需要制造蛋白质,维持细胞环境的稳定等。

于是,一些营养元素的摄取就是非常必要的了,比如制造氨基酸的氮和硫,调节渗透压的钾,与酶有关的镁。

一般的植物可以很容易地从生长地的土壤中获取到足够的营养元素,但捕蝇草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捕蝇草最喜欢的沼泽或湿地中,土壤是呈酸性的,矿物质和其他营养元素十分缺乏,不足以维持它们的营养供给。

既然无法从地下获取营养元素,那它们就开始想办法在地面上获取,所以富含营养的昆虫就被它们盯上了。

它们也是真的顽强,硬生生地在这种条件下发展出了动物般的生存手段,要是换做其他植物可能早就歇菜了。

正确地吃到肉而不是石头

捕蝇草起初是靠光合作用生活的,它的叶子也只承担这一种工作,但后来的进化让它的叶子有了更多的作用,可以是“嘴巴”也可以是“胃”。

为了确保捕获到猎物,捕蝇草设置了诱人的陷阱,它张大的“嘴巴”内侧的鲜红色可以吸引到远处的昆虫。

捕蝇草还会在叶子上分泌出含糖的花蜜,这些花蜜足够让到来的昆虫心满意足,从而放松警惕。

急于吸食花蜜的昆虫沉浸在快乐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很快,捕蝇草的“嘴巴”开始闭合。

昆虫来不及反应便已经掉入了陷阱之中,这时香甜的花蜜消失了,反而有一种东西在侵蚀着自己的身体。

这是捕蝇草释放出的一种消化酶,它们可以腐蚀掉昆虫身体上最柔软的部位,而留下咬不动的躯壳。

如何保证吃到的是活物而不是偶然掉进去的石头或水滴呢?捕蝇草自有一套独特的判断方法。

在它们的叶子内侧有一层细小的绒毛,这层绒毛实际上是它们的感受器,绒毛每被碰触一次,就有一个电信号传递给捕蝇草。

捕蝇草要关闭叶子必须要得到两次电信号的刺激,而且两次触碰产生电信号的间隔不会超过20秒。

石头显然不会蠕动,现实情况是偶然落入的石头会在大约12小时后被捕蝇草吐出去,坚果也是!

仅仅这样只能区分是不是自己的食物,但捕蝇草对食物的要求更苛刻:要吃新鲜强壮的,那样营养价值更高。

于是有了第二层筛选机制:前面两次刺激之后,捕蝇草并不会释放立即消化酶,而是必须再有五次刺激!

花最少的时间和力气获取到最多的营养,捕蝇草的这种电信号判断筛选机制确实是十分高明的。

在捕获到心仪的猎物后,捕蝇草要花费5到12天的时间来消化它,然后它的“嘴巴”会再次打开。

叶子是如何张开闭合的

捕蝇草之所以很“谨慎”的进行每一次捕猎,一定是有节省能量的考量在其中的,毕竟叶子每次打开和关闭需要耗费能量。

那叶子为什么可以打开又关闭呢?

我们知道动物的每个动作都是由肌肉驱动的,但植物显然没有肌肉或肌腱之类的东西,它们的叶子开闭其实是靠细胞中的水分来调节的。

当捕蝇草感应到猎物的存在时,它会将大量的水转移到叶子外侧细胞中去,这会使得外部的细胞变得十分坚硬。

而内侧的细胞失去了大量的水分,是非常疏松的,在内外细胞作用下,捕蝇草的叶子会立即关闭。

这其实有点像给气球打气,打满气的气球要比空瘪的气球坚硬很多。

最后

以捕蝇草为代表的食肉植物具有如此高明的生存手段,这说明植物在进化中的潜力是不比动物差的。

关于捕蝇草,人类还有许多的谜团还未解开,比如说,它是如何准确计算电信号之间的间隔的?

但不幸的是,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捕蝇草的数量正在一天天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