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灭亡后,共留下来三处皇陵,分别是位于辽宁的关外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保定易县的清西陵。这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清东陵了。
要说关外三陵名气小,那也能让人理解,当年修建陵墓时,满清还没有一统天下呢。后来修好了,也总共就三座陵墓,分别是皇太极的昭陵、努尔哈赤的福陵、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爷爷等人的永陵。一来陵墓地处偏远,搁东北那疙瘩,二来地方也小,确实没啥观赏价值。
这样一比较,当然没办法和清西陵、清东陵相提并论。那同样位于河北,为啥清西陵的名气比不上清东陵呢?巧了,我就曾去过这两个地方,仔细对比历史和现实原因,那人家清东陵,确实比清西陵地位高一点。
两座陵墓地位不一,清东陵是严格的正统皇陵
当年,南明政权覆灭,清朝入关后,顺治爷成为了第一位居住在紫禁城的皇帝,驾崩之后,被葬在了清东陵,下一任皇帝康熙死后,也随之葬在那里。
按照原来的打算,满清统治者们是准备将清东陵,作为清朝皇帝的唯一陵园,类似于明朝的明十三陵。
所以,在一开始的规划上,清东陵就是本着安葬全部清朝皇帝的墓地,来修建的。从选址到设计,从修建到竣工,与明十三陵相比,丝毫不落下风,规模上,要比清西陵大很多。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雍正时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非要重新选择新的地址来安葬自己。关于他的想法,历史上也有诸多猜测,有人说他觉得清东陵风水不是最佳,有人说他不想和父亲康熙葬在一处。不管最后是啥理由,反正经过一番折腾,清西陵算是定下来了。
从这不难看出,从名声上讲,清西陵自然没有清东陵大,后者是为了安葬全部清朝皇帝而修建的,前者只是为了安葬雍正这一代皇帝,规模上也相差很大。
后来乾隆驾崩前,还曾特意要求,要把自己安葬到清东陵。嘉庆皇帝看清西陵实在太过冷清,吩咐后人,把自己葬在西陵。道光皇帝本来也要葬在东陵的,可当时为他修建的陵墓漏水,他觉得这是不利的征兆,这才重新在西陵选址,进行安葬。再后来,咸丰帝、同治帝慈禧太后都葬在了清东陵,只有不受待见的光绪,被葬在清西陵。
统计来说,清东陵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和百位妃嫔、阿哥等161人,而清西陵却只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等70多人,从人数上看,清西陵也处于下风。
清西陵埋葬的帝王有嘉庆、雍正、道光、光绪,这几位除了雍正有些知名度外,其他几位在清朝的统治者中,论名气还真排得不太靠前。
反观清东陵,埋葬的帝王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光是康熙和乾隆,统治时间都能跟西陵埋葬的多数帝王碰一碰,加上慈禧,在位时间几乎占到清朝的一半,知名度也是家喻户晓。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几个人,几乎就代表着整个清朝。
清东陵惨被盗掘,因此轰动一时
除了历史和现实的堆砌,让清东陵真正火了一把的,还要属发生在民国十七年的“东陵盗宝案”。
1928年,蒋介石的北伐军渡过黄河,进入华北地区,东北军被迫撤出,没有了军队的制止,当时冀东地区,常有很多强盗土匪出没,祸乱百姓。为此,国民革命军派遣第12军军长孙殿英前去镇压,这一去,竟给东陵带来了祸患。
按照封建习俗,皇帝驾崩后,肯定要陪葬大量的珍贵物品。这孙殿英也不傻,来到清东陵这边,看到当地有人拆毁建筑木料盗运贩卖,自己也打起了小算盘,把黑手伸向了东陵。
他假借“剿匪演习”的名义,公然在东陵进行盗墓行动,整个行为持续了将近七天,为了进入皇陵内部,还使用了炸药,最终将乾隆和慈禧的陵寝洗劫得一干二净,被盗的那些宝物,用了足足30辆大车才装完。这些被盗文物大都被转卖,有些流失海外,有些再也寻找不到了。
清东陵也因这次“东陵盗宝”行动,经孙殿英一手推出而让“天下听闻”。
当时举国轰动,甚至连外媒也都争相报道,即便这件事引起的舆论,最终被孙殿英用手段压了下去,但他的为人与行为,注定遗臭万年。如今在时间的冲刷下,东陵与西陵的很多建筑都已不复当年,但作为古代历史文化的遗产,它们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