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的一元蛋挞,真的能吃吗?

作者|潘舒怡

编辑|豌豆

“蛋挞一元一个!”

相信没几个人看见这几个大字,能忍住心里流下的口水,扭头就走。毕竟现在随便一碗面就十块钱了还没有肉,蛋挞一块钱一个,约等于不要钱,买!

△来源:青葱美食流口水

曾几何时,学校门口的路边摊里,蛋糕店、面包房里,地铁边上,广式茶餐厅里,宿舍楼下的自动售卖机里,都能时不时地瞧见这神奇的“白嫖”蛋挞。“蛋挞一元一个”的黄底红字招牌往店门口一挂,就能吸引长龙似的人来排队薅羊毛。

哪怕你不爱吃蛋挞,都会忍不住犯嘀咕:“这有啥好吃的,这有啥好排队的。”然后因为好奇跟着排起了队。

一口气吃完十个蛋挞后,你可能再度琢磨起来:“好像味道也不赖,一块钱真的不会亏本吗?这一块钱的蛋挞,不会有问题吧?”

作为对比,在葡式蛋挞的发源地澳门,玛嘉烈和安德鲁蛋挞都是8块钱一个,肯德基的葡式蛋挞也是8块一个(一个冷知识:隔壁的M记没有蛋挞卖),味多美的蛋挞9元一个,好利来的半熟芝士蛋挞卖25元两只。就算是本地的面包西点房,大多数也会定在3-4元一个,而以便宜著称的华莱士,蛋挞5块钱两个。

这一元一个的蛋挞……里头有什么猫腻没有?

这就要说是蛋挞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了。

1989年的时候,英国人安德鲁在葡萄牙里斯本的传统点心Pasteis de Nata的基础上,加了点自己的创意,用猪油、面粉和鸡蛋,配上英式糕点做法,在澳门路环岛开了一家安德鲁饼店。

没错,最初的葡式蛋挞,就是一种表面焦黑的奶油酥皮馅饼。

后来安德鲁婚姻破裂,他的妻子玛嘉烈在散伙后开了玛嘉烈蛋挞店,之后又把葡挞的配方卖给了肯德基,这也是肯德基蛋挞被很多人喜欢的原因。

但问题又来了,8块钱一个的蛋挞,和1块钱一个的蛋挞,成本差异都在哪里?

其实但凡你在家做过蛋挞,就会知道,蛋挞就是蛋挞皮和蛋挞液放进烤箱烤制,so easy。甚至这两样你都可以自己在网上买,22块钱你就能买到51只蛋挞皮,折算下来蛋挞皮成本才4毛钱(当然,好不好吃就不一定了)。

有知乎答主做过实验,即使用上传说中的肯德基供应商的蛋挞皮和蛋挞液,算下来一只也只需要1块9毛钱。

来源:知乎@小七

但若是想全部动手做,还得看原材料。

先来说说蛋挞皮。蛋挞皮烤得好不好,得看用的什么油。

一般来说,牛油起酥口感好,但会遇到一个问题——牛油熔点低,起酥效果差,不好看。棕榈油就相反了,虽然起酥效果好但是口感上就稍次一等。所以,要想正宗32层酥皮同时又口感细腻的蛋挞,在用油上也得舍得花钱。

至于蛋挞液,里面也大有讲究。市面上的蛋挞液配方一般是牛奶,鸡蛋和糖。这还是比较好的,差一点的会往里头掺水,优秀的蛋挞液则会加上淡奶油——任何甜品一旦加了淡奶油,成本可就蹭蹭往上窜了。有些还会加上蔓越莓、红豆。

比如,有人深扒过肯德基的配方,据说为了追求口感,肯德基的蛋挞皮用的是高品质的牛油起酥油,价格就要贵出许多,而且蛋挞液不掺水,都是蛋黄、糖和淡奶油。(当然以上只是揣测,并非上流君打广告)

很多蛋糕店其实采用的是和在家自制类似的办法,用半成品蛋挞皮,自制蛋挞液,蛋挞液里的奶油、鸡蛋、牛奶都选用有品质的品牌,以保证口感。

但是一元蛋挞就不同了,既然消费者就能买到4毛钱的蛋挞皮,批发的蛋挞皮只会更便宜,店家如果自己做挞皮,成本可以更低。

至于蛋挞液更是能简单就简单,鸡蛋、水、糖、牛奶都用最便宜的,用便宜的吉士粉来代替鲜奶油,其他的提味用的炼乳都一律阉割、能省则省,算下来一只蛋挞的成本真的可以控制在5毛钱以内,一元一个的蛋挞赚钱实在是绰绰有余。

所以,蛋挞既可以低到一块钱一个都能赚钱,也可以卖到十几块一只依然有很多人追捧。

也许有人会说,就算是五毛钱的纯利润,那也低啊。但所谓薄利多销,玄机在这儿,就算单个获利再少,但只要有盈余,哪怕是指甲盖儿大的盈余,卖得足够多,就一定能走量获胜。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专卖一元蛋挞的流动摊位车。摊主在家中购入设备、采购原料,自己生产挞皮和挞液,做好了之后摆在小车里拉出去,到学校门口、步行街这类人口流动量大的地方卖。几乎相当于某宝卖家,省却了店铺租金、运费、流通环节等所有中间成本,卖多少就能赚多少,岂不美哉?

开一家蛋挞店的成本也并不是很高,一个小门面就能开张,加盟费可以低到1万块,堪称是薄利多销的典型了。

△来源:某加盟网站

当然,也有一元蛋挞其实是赔钱的。比如蛋糕店、茶餐厅里头的一元蛋挞,它更多地是担当了一个“引流”的角色,哪怕是最理智的消费者,路过时看到招牌上简单粗暴超大字体的阿拉伯数字“1”,能不瞳孔地震?

只要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吸引他们走到店里,那一元蛋挞的营销目的就达到了。因为真正赚钱的,是店里的其他东西,既然路过了一元蛋挞店,那榴莲酥、泡芙也来一点?

听听,榴莲酥、泡芙,哪个是便宜的吃食?蛋挞一元一个是真的,泡芙、榴莲酥15元一斤也是真的。

△来源:Foursquare@Hiroki.K

这种低价引流的方式在营销界可谓是屡见不鲜却又百试百灵。

商家利用里价格信息的不对称,突出展现物美价廉低定价,隐藏高定价,因为即使是最会算计的小脑瓜也不可能记住全部商品的价格,来提高客单价(单次购买所有商品的总价)。

有物美价廉的网红一元蛋挞坐镇,何愁招不来客人买店里的其他东西呢?

同样,当大家为了一元蛋挞排起长队时,“喜茶效应”就自然出现了,毕竟许多人坚信一个真理,排队多的地方就是好吃的地方,在这种从众心理下,总会有人好奇想去排一排。

而且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抱着“进都进来了/排都排到了/买都买了,干脆捎带点别的东西吧”的心理,顺便儿挑点别的——看,盈利点就自然地出现了。

这背后其实是承诺和一致的营销原理——人们一旦做了选择,就会寻找各种证据来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因此,当顾客在为了一元蛋挞做出了进店的决定之后,就会通过购买其他商品来佐证这个决定的明智。

更何况,买的总是没有卖的精。这种一元蛋挞不是每天都有的,而是像福利彩蛋般间歇性出现在店门口的招牌上。

限购策略一人只能买三个,一天只卖前三十个幸运顾客,星期天才卖一元一个……你永远不知道一元蛋挞背后究竟有多少附加条件。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那这种一元一个的蛋挞,到底有没有食品安全问题,能敞开肚子放心吃不?

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蛋挞确实可以以合法、安全的方式将成本降低到1元以下,或者用少量赔本的方式将一元蛋挞当作网红头牌来推。

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元蛋挞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同时,市面上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部分黑心商家,在购买面粉、鸡蛋、牛奶等基础食材时,购买劣质材料,用隔夜的过期材料,在制作时不注重卫生的也屡见不鲜。

随手一搜,确实曾出过不少关于蛋挞的食品安全事件。曾有厂家被发现用已经霉变发黑、长满绿毛的回收月饼来再造蛋挞,有人曾在超市自制蛋挞里吃出死苍蝇、毛发、玻璃渣……

来源:南国早报

一些肠胃不太好的顾客吃了后,甚至会立马引发肠胃炎。原本是图它美味价廉,花几块钱买几个蛋挞尝鲜,结果吃爽了却给医院送了好几百,自个儿身体还遭了罪。

尽管现在百香林、云都西点这些平价蛋糕店的一元蛋挞还在卖,但一元蛋挞的生意却是越来越难做了。很显然,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吃过了好的便不会再为1块钱的蛋挞而激动,再好用的引流手段,多用几次大家也疲劳了。

街上的一元蛋挞也越来越少见了,而超市里的一元蛋挞,有时可以从早到晚摆放整齐,无人问津。

道理我都懂,烤馒头又是什么

仔细回想一下,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为了一块钱的廉价蛋挞,可以开心一整天,一元蛋挞也许并没有很好吃,但那种薅羊毛的快乐却是朴素的,这或许是曾经的一元蛋挞最令人怀念的一点(但并不是建议大家去开店哈)。

最后一个贴心提示,蛋挞虽然好吃,但一个蛋挞的热量有300卡,相当于一碗米饭,健身减肥的朋友慎买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