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每26秒震动一次!60年都没停止,难道地球有心跳?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从卡文迪许测定地球质量为60万亿亿吨,到前苏联打下12262米深的科拉超深钻孔,人类对脚下地球的探索可以说是从未止步。

今天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脚下看似坚实的大地其实是漂浮在岩浆之海上的“鸡蛋壳”, 而在这个被科学家称为“岩石圈”的系统里,虽然碰撞和摩擦时有发生,偶尔还会来几次破坏性较大的地震,但在普通人的感知里,地球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毕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施加影响的,更多还是大气圈的雨雪风霜,而不是岩石圈偶尔才发生一次的破坏性地震。

但岩石圈真是安静的吗?

1889年,美国工程师特斯拉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了地球的共振频率接近8赫兹,1952年德国科学家舒曼将其确定到了7.83赫兹,并认为是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将其引发的,因此这个频率被称为舒曼共振。

而除了电磁领域的舒曼共振外,美国地质学家奥利弗还在1961年探测到了一个周期为26秒的微型地震,也就是说我们脚下的岩石圈,每隔26秒就会固定震动一次。

和之前发现的区域性微型周期地震不同,这次的26秒地震是全球性的,在各个观测站都能被接收到,后来经过对长周期地震仪的数据分析,奥利弗初步确定“震源“位于南大西洋。

波浪理论和火山理论

2006年地震学家们又用三角测量法,把“震源”进一步锁定在了西非附近的几内亚湾,并且认为震动是由海浪引起的,通俗来说就是大海在冲击海岸线以及大陆架,巨大的水压裹挟着海水周期性拍击大陆架,进而引起了能被全球都检测到的地震脉冲,但这个“波浪理论”最终并没有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因为按照“海浪冲击大陆架导致地震”这一说法,距离几内亚湾越远的地方检测到的地震强度就应该越弱才对,但诡异的是全球观测站收到的地震强度都完全一致,并没有因为距离因素而发生强度衰减,所以“波浪理论”不能用来解释这个周期为26秒的“固定强度地震”

2013年我国科学家针对26秒周期地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地震脉冲不是海浪引起的,而是地质运动,确切来说是由几内亚湾附近的火山运动所引起的,但由于目前的技术限制,人类对火山内部状况知道的并不多,火山活动引发周期性微型地震这一想法,最后也需要得到实证才行。

总而言之,从发现周期性微震现象到波动和火山理论,人类用了60年却仍未破解这个科学谜题;为什么地球会发生周期26秒的微震?虽然有些人直接把它冠以“地球脉动,地球心跳”之类的名字,但科学家们很清楚,在地球这个岩石金属行星的内部,一定还涌动着人类尚不了解的力量。

我们该如何认识地球?

近几十年来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让人类认识到了地球之外的广阔宇宙,但地质钻探技术并没有像航空航天一样突飞猛进,研究地球的科学家们更多只能用天然形成的“机会”去被动了解地球,无法像天文学家一样,不断制造新的望远镜去主动发现宇宙之美。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地球太硬太厚了,在由外到内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又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内地核的情况下,人类现在打过最深的钻孔却只有12千米深度,连平均厚度33千米(大陆地区)的地壳都没钻透。

但想要真正了解地球,科学家们其实还是只能用钻探法,因为地球已经45亿岁了,而太阳系其他类地行星比如水星金星和火星,差不多也都是这个年纪,所以并不存在“早期行星”去供科学家们研究,只能向自己脚下的地球“开刀”

科幻:地球能被打穿吗?

在刘慈欣的《地球大炮》里,人类利用核弹爆炸的压力制造了“超固态”物质,它的密度和普通岩石相比,就像岩石和空气相比一样,因此超固态物质出现后就开始向地球内部“下沉”,人类最后用这种物质打穿了地球,并建造了贯穿地球的“地球大炮”,用来不间断向太空发射人员和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