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就看我们如何定义“自然”了,而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不得不提到“道家思想”。
在道家思想体系里面,“自然”有时候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有时候又是“人世”的对立面,即自然界,有时候自然又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而道家老子在千百年前,就看到了人因“违背自然”、“忤逆自然”,甚至是企图“控制自然”而造成的“恶果”。这种“恶果”放到今天的物质世界层面来说,一定程度上就是“人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果。
道家老子指出,人“惶惶不可终日”的原因,无非是“强作妄为”,而“强作妄为”的背后则是对自然的“忤逆”。
为何“忤逆”自然?因为过度的“欲望”,也因为对世界“肤浅”的认知。
为何这么说?我们细细往下看。
1、老子:不知常,妄作,凶
在《老子》一书的第16章,有这么一段议论: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从“道”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其“根”。这个“根”便是万物乃至世界本身存在并且变化的前提、依据等等。
不知道这个“根”,即不知道万物“生长变化”的前提和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胡作非为”,其后果便是老子口中的“凶”。
2、八百里洞庭变三百里洞庭:不知常,人妄作,凶
那么,接着道家老子思想继续进行议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时,有想过最终的后果吗?
第一个围湖造田的人,可能没有想过这会造成环境破坏,而后面进行围湖造田的,又有多少会顾忌这片土地上的子孙将面临什么?他们自己况且是被欲望挟制的行尸走肉,如何能天下为公到顾忌自身以外的其它?
不知“常”的第一个围湖造田者,或许想造福后世,但却因为对“根”的不甚了解,导致后面一连串的蝴蝶效应:环境破坏、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疾病横生等等。
后面不知道“常”而妄作为的求利者围湖造田,自身早已是物质利益的“奴隶”,又如何顾及其它。或许,多少年后,他会因为围湖造田导致故乡环境被污染而背井离乡。“胡作妄为”过后会发生什么?谁又说得准呢?
历史上的1958年,是我国“围湖造田”正热的时候。
那个时候,人们对自然环境背后的“道”不甚了解,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湖南省对洞庭湖进行大肆围湖造田。
于是,从前的八百里洞庭”变成“三百里洞庭”。
1998年,受到大洪水灾害的影响,围湖造田的弊端展露无?疑?,无数庄稼人的田地、房屋被毁,甚至家破人亡。于此,长江中下游开始退田还湖,给洪水让路。
但是,代价是惨痛的,生态难以恢复到往昔那般好,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也无法死而复生,而一开始耗费巨资修建的堤坝,也成了碍事的废弃物。
3、“无知”加上“欲望”,是“妄作”的源头,人需知“敬畏”
这个世界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得依旧太少,因为了解有限,所以我们才应该对未知世界保持“敬畏”。
颜小二一直觉得,“敬畏”是人制衡“私欲”的最好“武器”。
“敬畏”也让人懂得适可而止。
认知有限的人,加上过度泛滥的欲望,为短暂的一己私利于天地苍穹间“强作妄为”,这最后的结果势必会落到老子的总结上即“凶”上,差别只在于时间长短问题。
所以,人虽然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但部分人类依旧不破坏自然,其背后原因无外乎两个:无知和贪婪。
写到最后,颜小二想说,面对自然,面对我们头上脚下的“天和地”,请保持“敬畏”,这是我们作为自然“孩子”的义务,也是我们留住自己、享受生命的最好的状态。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