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只从物理方面比较杨振宁和钱学森谁更厉害一点吗?
如果我们将杨振宁先生和钱学森先生各自拥有的荣誉对比就会发现,在钱学森先生的各种头衔前面往往都有“中国”二字,比如“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原因也很简单,钱老归国后直接将我国原子弹和导弹的发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毫不夸张的说,这样为祖国发展贡献重大的科学家才是我们所有人值得“追”的“偶像”。
但是,如果我说杨振宁先生和钱学森先生都是我国最厉害的科学家之一,谁会反对?如果只是从物理这个维度来对比两位明显是很局限的,相信一般人也知道杨振宁先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含金量很高,作为在特殊时期第一位回国探访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先生的确为中美两国在更多领域合作和人才交流等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物理领域,两位都有什么主要成就?
即便物理相关的科学家有很多,也总有新的发现被公布,但依然还有很多未解的疑惑,所以才需要历代科学家不断研究和发现。而杨振宁先生就和李政道先生一起提出:虽然宇称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中呈现守恒的状态,但却不见得在弱相互作用中也守恒。
著名的“宇称不守恒理论”便是在这个时候提出,之后更被实验证实弱相互作用场景下中宇称确实不守恒的基本事实。
当然,在杨振宁先生的整个科研生涯中,最引人瞩目的成就除了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外,那就当属“杨—Baxter方程”了。当然,绝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这个矩阵方程是什么,但却在物理和数学中都有至关重要的应用。
而钱学森先生在物理方面的造诣主要集中在物理力学方面,早在1946年的时候,钱老就将稀薄气体在力学、化学和物理方面的不同特性结合起来研究,毫无疑问,这在当时也堪称是先驱性的工作。当时间来到1953年,钱学森先生正式提出了“物理力学”的概念,高温高压这个新的领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拓出来。
的确,如果只是从物理这个角度进行对比,那么,杨振宁先生身上的成就和光环似乎明显要闪耀一些,但正如一开始所说,完全无法抛开其他来将二位进行对比。我们可以从两人的早年经历看出,两位都曾赴美留学,但各自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和去留抉择却有很大不同,所以才有了钱学森先生那几年艰难的归国之路,以及杨振宁先生最后放弃美国国际再次成为中国公民。
为什么在大多数国民内心更崇敬的都是钱学森先生?
道理大家都懂,但偏爱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杨振宁先生在物理学取得的所有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说是没有国界的,主要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正应了那句“科学无国界”。而钱学森先生就不一样了,我国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都有他的汗马功劳,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科学家有国界”。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先生将“国为重、家为轻,名利最轻,科学最重”诠释的淋漓尽致。在钱学森先生的追悼会上,社会各界民众都自发前来为其送行,还有很多从祖国以外的地方赶回,北京师大附中钱学森纪念馆在钱学森先生诞辰98周年的时候正式开馆,钱学森先生的100周年诞辰座谈会于2011年12月8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而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专门建设的钱学森图书馆也在同月11号正式对外开放。
当钱学森先生的儿子在被问到如果自己的父亲没有回国,自己和妹妹和像堂兄们一样在国外长大,是不是自己的人生会有所不同时,他坦然的表示:倘若父亲留美任教和继续做研究,或许自己的确不需要等到34岁才大学毕业,更不会在40岁这个年纪才拿到硕士学位,但现在的人生也很充实,但人生没有如果。